摘要 古诗词教学与其他部分的语文教学不同,古诗词需要学生对于传统字词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阅读的程度也有限,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难度。很多小学生因为难以理解古诗词中的意思而对古诗词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从内心里抗拒学习古诗词。但是,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对于孩子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有些很重要的铺垫作用,中学时期的文言文都是建立在小学时期所学习的古诗词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小学的古诗词掌握不牢固,对于中学所接触的更加深奥的文言文就更难接受和掌握了。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需要对此做出措施方面的规划,调整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氛围,通过合适的手段让古诗词变得让学生易于接受,让古诗词的教授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
引言 小学的高年级阶段慢慢地开始接触较为深奥的古诗词,篇幅逐渐变长,诗词内包含的情感也逐渐多元化。但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带有文言文色彩的古诗词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孩子对于古诗词不能正确的理解,以至于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从内心抗拒学习古诗词,这种负面心理的产生对于孩子后续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古诗词是千百年来众多诗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自身经历的在情感和文字方面的表达,是这些智者们思想的浓缩。汉字和其他国家的外语相比较而言,其神奇之处就在于,能用寥寥数语便可以表达出深层次的情感,这是其他语言所达不到的境界。学好古诗词,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对于简短诗词或文章有更强的驾驭能力,对短小的词组有卓越的敏感度,在表达的时候能有更多可以修饰情感和语言的选择,这样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谈吐中,就会变得有涵养很多。因此,教师要完善教育方法,通过几点有效措施来教授学生古诗词,让学生能够有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动力,并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更有效率,真正打心底喜欢上古诗词,喜欢上我国的文化成果。
一、将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结合并学会运用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是完全抽象的,也没有任何一门学科与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学习的灵感也都来自于生活的经历,古诗词也不例外。诗人正是有了生活中的各种经历,看过了世间百态,体会了在人间的酸甜苦辣,有了丰富的情感之后,创作出的这些流传百世的古诗词。因此,任课教师在对于学生古诗词的教学上,也要万变不离其中,把古诗词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用。例如,《山居秋暝》中,如果仅靠言语的描述,很难让学生置身于古诗所描述的情景当中,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回想秋游时的景色,把学生在秋天赏景的体验和古诗结合起来,回忆秋雨过后山中空旷清新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独特经历。结合生活,学生便可以把在生活中的心得和感想迁移到古诗词的理解当中,这样便降低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因为古诗词与生活有很多共通之处,理解了生活中的问题,也就能明白古诗词里描述的情境,对于诗词的翻译也能更加容易,翻译出来的文字也能更加生动。
二、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在语文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意境对于古诗词情感的抒发和烘托作用甚为关键,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意境中完全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古诗词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诗人们用七个字或五个字,创造出了千万个富有特色的意境。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作者创造出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学生对于古诗词感情基调的基本判断。
小学生对于世界的理解尚且不够深入,对于未知,小学生通常会采取想象的方式才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这一点的特性要善于利用,培养起孩子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对于脑海中各种表象进行加工和组织以创造出新的表象,从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活动,在儿童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想象,想象出作者营造出的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例如,《己亥杂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非常明显,即为国家尽自己一份力的壮志。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龚自珍,要离开居住多年的京城,过往的一幕幕尽在眼前,白日西落,再加上当时鸦片战争爆发,作者会是怎样一番心境?是不是会想要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而尽心尽力,尽管可能会有以身殉国?通过对古诗词的大致翻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能够有诗中的环境,这样学生把自己代入已经中后,更能理解到诗人的情感,达到跟诗人对话的效果。
三、读思结合,理解记忆
学习古诗词,对诗词的内容和意境有最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一首诗,最基本的一步便是对诗词的正确朗读,在多次的朗读和重复后,学生对于意境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想象,引导才能进行下一步。朗读分为很多种,可以让学生进行全班齐读,也可以学生各自朗读。需要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能只动嘴,脑子不进行思考,这样的做法纯粹在浪费时间,就算读在多次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在嘴上进行朗读的时候,脑海中也需要有意境的想象,并尽力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在进行个别字词的讲解,学生对于整首诗有了字面理解后,对于作者的情感感知便能更加深入,在背诵记忆的时候背诵的速度更快,效率也更高,记忆保持的时间也能更长。例如,《登黄鹤楼》中,第一句中的“依”字用得非常巧妙,这里赋予了天上的白日以人的动作,把夕阳西下描绘成白日依靠着青山而落,整个句子都富有生动性。另外,第三句中的“穷”意为“穷尽”,在这里意为看尽千里风景,欣赏天下景色,把整首诗的格局都扩大了一番。在这样细致全面地把古诗进行描述并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和阐释后,学生对于整首诗的把握就能更加到位。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体现出的不拘一格和登高望远的胸襟,这是学生需要挖掘的,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情怀。学生对于诗中的关键词理解了之后,便能流畅的翻译出诗词,并表达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和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记忆的程度能更加深入,背诵上的效率更高,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对学习古诗词的学习热情便被鼓动起来。
总结 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区域,同时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中学的文言文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一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课堂教学,通过把古诗词与生活结合起来,耐心地为学生解释古诗词中的重难点字词,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古诗词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高学习古诗词的效率,让学生爱上古诗词,进而减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压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理解能力。古诗词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好古诗词后,学生的精神领悟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对于良好人才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参考文献
[1]江平,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上海三联教材文库,2011.
[2]桑吉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解析[J].学周刊,2019(04):51-52.
[3]陈应喜.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学周刊,2018(3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