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尝试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陆旭
[导读]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讲,有着重大意义。这中间,推动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更是成为了如今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促进幼儿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其重要性便开始愈发突显。基于此,本文将以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信息技术;运用
        近些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正是在这样技术革新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其中便包括幼儿教育。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将幼儿园数学活动同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来讲,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因此,当代幼儿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从而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作用于教育活动的开展,继而助力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长期化发展。
        一、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从人成长以及发展的角度着眼,便能够发现,正处在幼年时期的孩童,最为需要的便是启蒙教育。这是因为,幼年时期受到的良好教育,养成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幼儿今后健康的成长以及发育。而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则属于推动幼儿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就数学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把握数学教育的有效性[1]。
        首先,受制于年龄因素,幼儿的理解能力尚存在着不成熟的问题。并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孩童,很难对抽象事物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反之,数学课程本身则十分抽象。这样的状况下,便使得幼儿教师很难有效把握数学活动的效率。其次,幼儿自制力并不强且比较贪玩,这就使得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抵触的心理甚至兴趣丧失的情况。众所周知,兴趣对于数学活动开展的效率而言,有着促进性的作用。幼儿一旦对数学活动失去了兴趣,便会导致幼儿园教师,无法更好的掌握教学效率。
        以上因素相互交织且互相作用,最终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效率,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同数学活动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数学活动效率的提升。这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同时,信息技术的可塑性极强,这就能使幼儿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提高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总之,信息技术对于幼儿数学活动的开展来讲,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将相关理论落于实际,便成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尝试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数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尝试借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氛围。相关研究表明,处在幼儿阶段的孩童,十分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幼儿园教师在数学活动开展的最初阶段,便应在氛围上下功夫,从而使整个教育活动的氛围,能够促进幼儿自主的去探索数学知识,并将幼儿兴趣的激发落于实际。因此,在这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尝试依靠信息技术中音乐、画面等方式,对活动的整体氛围进行渲染,继而使幼儿沉浸于其中。
        如在学习“1-5的序数”时,幼儿教师在数学活动开始前,可以对数学活动,进行全面的设计。以笔者的活动设计为例,笔者为能使信息技术渲染氛围的能力,特意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科学的设计。这中间,笔者便将轻音乐《Summer》当做了数学活动进行时的背景音乐。与此同时,为保证数学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还特意制作了同1-5相关的幻灯片。为使幼儿对数量有深度的认识,笔者则是通过卡通小动物数量的增减变化,来呈现并反映数字1-5。后面的活动反馈表明,曲调优美的轻音乐在与幻灯片有效融合之后,课堂氛围则开始变得温馨起来,这也就为接下来数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二)注重活动的创设,强化幼儿的想象力
        如上所述,幼儿并不具备成熟的理性思维,而感性的理解方式,则是幼儿观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同数学活动相关的活动,这既符合幼儿的认识特征,同时也能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充分融入于活动之中[2]。并且,幼儿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下,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在幼儿的想象力被充分强化之后,幼儿的认知能力便也会随之有所提升,从而促进整个数学活动的良性发展。
        以笔者的经验为例,在学习“看图做标记”的时候,笔者便将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度的融合。这中间,该数学活动的目标在于让幼儿对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使幼儿口述图形之间的不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了相关的活动。这期间,笔者通过PPT课件与音乐的方式,展现一些图形如圆形、四边形等,与此同时,笔者则让幼儿借助剪刀、彩纸,将课件呈现出来的图形裁剪出来。之后笔者则以此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展现一些如房子、太阳等事物,并让幼儿自由发挥,借助剪出的图形组成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这样的情况下,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幼儿对于所学图形的认识也有所提高。需要另外说明的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幼儿教师的引导十分必要,所以教师应在活动设计环节,落实引导手段的设计。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互动,提高数学活动的效率
        在幼儿教育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有着积极的意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在同幼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3]。而幼师在这过程中,仅能依靠于传统的经验,对幼儿的心理进行猜测,这便为数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掣肘。所以,幼儿教师在这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自身同幼儿之间的沟通互动,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从而助力数学活动效率的提高。
        以笔者的经验为例,在讲解“计算:轻与重”的时候,笔者就借助信息技术,强化了同幼儿之间的沟通互动,并落实了数学活动的目标。这中间,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事物的轻重状况。对此,笔者依托于活动目标,将卡通故事引入到了数学活动之中。首先,笔者借助计算机技术中的动画形象,创设了“小马、小象与小兔”称重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为小马与小象、小兔讨论谁更重,后来通过称量得出结果的故事。
        在数学活动开始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直接让幼儿知晓故事的结尾,而是留下悬念让幼儿同笔者进行讨论。这中间,笔者让幼儿向笔者反馈哪只动物谁更重,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这期间,许多幼儿都同笔者展开了交流。在数学活动的最后,笔者则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揭晓了答案,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后面的反馈表明,这种讨论的方式,打破了师生之间的固有界限,并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就为之后数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对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来讲,有着推动性的作用。因此,当代幼儿园教师,应将幼儿的情况、教材内容以及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数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尽善尽美,从而使信息技术的效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继而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晨.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J].才智,2019(22):198-198.
[2]刘桂红.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74-75.
[3]张欢.浅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9(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