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陈效明
[导读] 本文围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展开论述,分析探讨新课改环境下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问题。
        摘要:本文围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展开论述,分析探讨新课改环境下高效课堂构建的相关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不佳,相关教育教学设施相对缺乏,高效课堂的构建相对艰难。文章从日常教学入手,围绕趣味化导入、自主学习、因材施教等三个方面阐述具体的构建策略,力求在短时间内构建出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呈现出低效态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热情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教育部门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出台多项文件,从多个方面实施改革,但由于教师在观念上更新不及时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仍阻碍重重,本文就新课改环境下的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
        一、趣味化、新颖化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对课堂授课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一环,要打造高效数学课堂,首先趣味化、新颖化导入环节,让学生深陷课堂之中。对此,教师应在课堂导入环节上花费心思,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于课堂导入环节[1]。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于导入环节,将课程内容趣味化处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注意力易集中,学习热情高涨,同时,积极性和主动性亦会有所提高。以三年级《位置与方向(一)》为例,这一刻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方向描述具体事物的位置,十分贴近实际生活。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就相对传统,完全依赖教材给出的一系列案例,在导入环节依旧老生常谈,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对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这一原本静态化的授课动态化,将教材中给出的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者选择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景用于教学指导,总之,形式或内容要新颖、有趣,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二、合理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更侧重思维培养,借助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也是新课改所强调的。在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响应教改要求,在课堂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借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时的依赖心理,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拜托传统教学理念,并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合作学习为例,其通过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让原本的独立学习变成合作学习,在效率和质量方面均有所提升。况且,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三年级《测量》为例,其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运用尺子测量身边物,其强调学生自主测量,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通过自己的演示代替学生自主测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可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内进行测量,并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教师在旁做好引导即可。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课堂氛围也会得到改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尊重学生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
        高效课堂就必须正视课堂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其中,学生差异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班级马太效应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此,教师应正视并尊重学生差异性,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实施因材施教[2]。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应积极走近学生,深入学生群体,了解班级学生的层次划分,在此基础上优化现有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依据学习实况逐级划分,根据所划分的层次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提升班级学生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班级马太效应日趋严重化,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积极作用。以《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为例,其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与处理能力,考察多方面的知识,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不牢固,但部分教师在此方面教学时一视同仁,导致层次靠后的学生“苦不堪言”,课堂呈现出低效态势。对此,教师可将这一课题划分为多个模块,如,数据统计、数据处理、图形绘制,依据学生实况让其完成部分即可,并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况且,如此一来,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不在自卑与胆怯,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其学习自然会有所进步吗,能够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四、结束语
        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其能够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麻木的现状。作为教师,应意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积极改变。具体可通过趣味化、新颖化课堂导入环节,并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从而有效规避传统教学短板,构造 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传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4+141.
[2]陈丹丹.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