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冯龄怡
[导读] 伴随新课改的普及,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普及,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低年级作为数学入门关键期,需要数学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己任,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然而受诸多因素限制,数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提升教学效率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低年级学生

前言
        小学低年级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这从课本编排上就可看出。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在增加教学趣味性方面表现出色。与此同时,小学生很喜欢游戏,在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可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基于此,本文从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入手,提出几点游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以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价值
        游戏教学法是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皮亚杰曾说过学生的发展要经历四个过程,小学低年级正处于运算阶段,以具体思维为认知途径,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而数学知识就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学习存在困难。而游戏教学的引入,一方面将教学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同时将数学知识向具体化转变,方便学生理解。另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如若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知识传授,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同时游戏教学氛围较为轻松,会让学生学习起来倍感轻松,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游戏教学法是数学知识和游戏有机结合的产物,可充分发挥启蒙教育的作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仅思维更加活跃,实践能力还得到增强。思维的发展推动学生心智发的发育,进而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游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而兴趣有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对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促使学习兴趣的产生,从而推动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教师在讲解混合运算时,设计一个游戏情景,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所创设的情景是小明到水果店购买水果,总共买了2公斤苹果、3公斤橙子、2公斤梨。每公斤苹果的价格为10元,每公斤橙子的价格为15元,每公斤梨的价格为6元,请问小明一共花费多少元钱?教师让学生列出等式,即10×2+15×3+6×2,计算结果是77元。这时教师将难度增加,背景不变,依然是小明去买水果。这次小明拿了3公斤荔枝,3公斤橙子,5公斤梨,总共花费145元,请问1公斤荔枝需要多少钱?教师引导学生将等式列出来,即荔枝价格×3+15×3+6×5=145。学生先将橙子与梨的总价计算出,利用减法将荔枝总价计算出,再利用除法将荔枝单价求出。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学生数学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出题,由其他学生作答。
(二)运用游戏教学强化直观感受
        小学生对看到见、摸得着的物品才会产生直观感受,以往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直观感受的形成,以至于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增强学生的感受,让其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用途,同时教会学生一个道理,并非只有数学课堂上能学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同样可以开展数学学习,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依然将混合运算作为研究内容,以此说明如何运用游戏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在教学前,教师购买一些学习用品,诸如铅笔、橡皮、铅笔盒、算术本等,同时准备若干纸片,上面写上数字,代表人民币。在数学课堂,教师给学生设计出超市购物的游戏。游戏角色有两种,一种是顾客,另一种是收银员。教师将每种商品的价格公示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报名。与此同时,将场地布置好,一张桌子上放置学习用品,一张桌子用作结算。游戏开始,由顾客挑选商品,并心算购买价格,再到收银处结账。收银员核对商品数量,计算商品价格,将总价告知顾客,由顾客核酸计算是否正确,正确则需要支付金额,不正确则由收银员重新计算。在游戏过程中,扮演顾客的学生需要计算商品总价,并准备相应的人民币,而收银员扮演的学生需要核酸商品价格,完成收银工作。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告知顾客扮演者,可以给收银员大面额的人民币,由收银员找零。以实物作为游戏道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为学生布置场景,可以增加游戏的真实度。
(三)运用游戏教学开发学生智力
        小学生的智力处于成长期,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游戏教学法的引入,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让学生的思维运动加快,同时给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提供契机,从而推动学生智力的成长。
比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一课时,如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学生缺乏空间感,不能准确掌握图形运动的规律。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游戏,以此增强学生的理解。事前教师让学生准备纸张若干和一把剪刀。在课堂,教师将一张纸对折后剪成半圆,问学生:“你们看这是一个半圆,我可以将它变成圆形,你们信吗?”学生回答:“不信。”教师说:“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看。”随即将纸张打开,从而变成一个圆形。这时教师说:“你们看,半圆通过堆城运动就可以变成一个圆形,发动你们的想象力,将其他对称图形剪出来。”学生积极开展剪纸游戏,最终将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剪出,加深了对图形运动的认知。这个游戏稍加改良,就可以在学习组合图形、了解旋转运动时使用。此外,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知识的记忆也会个更加深刻,同时学生不断思考,其智力也得到很好的开发。
(四)运用游戏教学提升思维能力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并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额培养,以此促进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而游戏教学可以提供研究、拓展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
比如在讲解《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在教会学生识数后,组织学生进行排雷游戏。游戏规则是由教师写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在万以内,由学生轮流报数,教师逐渐缩减数的范围,报出此数字的学生则接受处罚。这个游戏要由易到难,教师先从百以内的数开始,在学生掌握游戏后,增加至千以内,最后增加至万以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尽可能让全员参与游戏,以此帮助班级学生进步。当然,教师可以写数、惩罚的权利交给学生,而教师作为游戏者,一方面可缓解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另一方面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识。
三、总结
        小学低年级数学知识对于成人而言十分简单,但对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提高重视,将游戏教学与数学学科有机结合。要想教学有效果,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来设计游戏。在游戏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感受,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助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国民.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9(06):21-22.
[2]何彪元.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49.
[3]段营敬.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