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简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覃易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等重要,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教训,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因此,新时期,我国在积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鉴于此,本文以小学中年级语文为例,详细探讨了阅读课教学具体措施,希望为提升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质量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培养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通过科学而合理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小学生积累更有价值的知识,这对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知识面也有限,因此在小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突显出来。通过阅读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有效锻炼。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讲,其已经具备了一定基本阅读和理解能力,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应从小学中年级学生特点入手,有针对性的实施阅读教学,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语文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课程,学生们学习语文阅读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形成的。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将教学重点放在解题技巧的讲解上,旨在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但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不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成为“主角”,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接受到丰富的语文知识,最终高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预习,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试着归纳课文的中心内容,通过探究来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实现循循善诱,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中心思想的探讨,并请几个同学进行上台讲解,最终感悟作者热爱自然、关心小动物的真挚情感。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中心,最终提升学生分析事物及探究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可采取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实现情境交融,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欲望。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教师教学一项重要工具,能够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的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仿佛置于真实情境中。语文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情景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与记忆,并能不断提升其阅读能力,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的教学时,教师便可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视频,文字,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其热爱大自然之情。

同时还可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钱塘江大潮涨上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钱塘江潮水变化的?潮起潮落共有几个阶段?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与想象力,活跃语文思维。而在进行《高山流水》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乐曲,展示巍峨的泰山和烟波浩渺的江河湖面,然后插入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悲痛万分而摔碎瑶琴的动态水墨画面,让学生融入到文本之中,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朗读激情,真正使这节课的教学达到最佳参与率。?
        三、联系生活,丰富教学素材?
        阅读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阅读素材又均来自于生活,因此需要教师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建立起一个丰富且大容量的素材库,为阅读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另外,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当中,通过了解学生的喜好,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学生們喜爱的内容,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爬天都峰》的教学时,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都很喜欢爬山,便可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互相讨论自己爬山时所见的景色,并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此外,本课重点探讨的便是天都峰的险,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地势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可让学生观察相对平缓的山峰图片,以此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再抓住关键词“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等,以及直接和间接描写的关键语句深入体会爬天都峰之艰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又如在进行《麻雀》一文的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卡片,完成预习,为课文的学习铺垫基础,拓展视角。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课内外素材,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多彩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语文学习能力,进而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及联系生活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学素材,进而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金祥. 论人教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7):159-160.
        2.广玉艳.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策略浅谈[J]. 新课程(小学), 2015(5):21-21.
        3.佚名.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分析[J]. 名师在线, 2018, 71(34):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