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用药依从性的干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余谯梅
[导读] 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


余谯梅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以抽签形式将我院在2018年8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74例肺结核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n=37)与对照组(n=37),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37例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7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为自行停药、服药方法无误、服药剂量无误、熟知药名评分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关键词】:肺结核;优质护理;用药依从性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该疾病是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慢性感染性疾病,当感染结核菌后,人体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增高时,易引发肺结核疾病[1]。目前临床对该疾病治疗主要药物为主,早期、规律、全程是主要用药原则,但是由于该疾病病程长,患者需长期服药,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与预后[2]。因此需在患者治疗同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本研究选取74例我院在2018年8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7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探究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8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74例肺结核患者以抽签形式进行分组,将7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50.12±1.57)岁,实验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51.23±1.72)岁,实验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 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应注意事项、饮食、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用药前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讲述药物治疗的作用、目的、意义,同时向其讲解用药剂量、用药方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长期服药的重要性,从而减轻患者恐慌心理,可以按量进行服药。(2)用药中护理,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在早晨起床后进行空腹服药,医护人员在患者服药后密切观察其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程度进行观察,根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方法。(3)随访监督,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监督其用药情况,在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提醒患者准时服药,使用正确方法服药,询问患者的服药情况,同时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医护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追踪,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指导。(4)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医护人员对患者法进行思想教育,给予患者提供营养学建议,嘱咐患者可适当进行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运动。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调查内容包括未自行停药、服药方法无误、服药剂量无误、熟知药名,满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用药依从性越好。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进行调查,(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合理运动)。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肺结核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实施X2检验,统计学检验标准P<0.05。
2 结 果
2.1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
   实验组患者未自行停药、服药方法无误、服药剂量无误、熟知药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3 讨 论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经相关研究表明,肺结核患者用药方法不当、用药剂量不正确、治疗行程不足、治疗不规律,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会对患者、家庭、社会带来较大危害。据此说明患者用药依从性对疾病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3]。但是由于患者需长期服药,在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为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需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往临床常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注重于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忽略院后对患者的指导与督促,健康宣教不够个性化,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而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针性、全方位护理干预,在不同阶段患者实施不同干预措施,院后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提醒患者用药,询问患者的服药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指导,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效显著,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宏娟.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引流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4):127+130.
[2]郑丽冰,谢楚玲,谢靓萍,蔡玉燕.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7):987-988.
[3]庞博.认知护理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3):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