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 杨建华
[导读] 探讨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疗效评价

      杨建华
(广元市旺苍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广元628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A 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实验组(B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等多项数据,研究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价值。结果:实验组(B组)其在干预后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组)其在干预后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体来看使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护理质量;常规护理;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发生在女性生殖器官中的肿瘤,其属于良性肿瘤,引起发病率较高,因此往往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一般患者在病情初期往往无较为明显症状,在其肌瘤不断增大后会对患者子宫内正常的肌肉细胞造成影响,从而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流产,子宫出血,腹部出现包块等多种症状。【1】具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2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2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6±7.48)岁,病程范围介于0.3年到4.8年不等,平均病程范围为(3.32±0.84)年。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1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3±6.48)岁,病程范围介于0.6年到5年不等,平均病程范围为(3.72±0.65)年。
1.2实验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质量持续加强的方法,首先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进行工作安排,组成人员包含护士,护理人员,质量管控人员。护士长作为分组组长对各组员工作进行安排,制定合理健全的护理方案与护理制度,对整个治疗护理过程进行严密监督与质量管控。
   加强对于病人病况的情况分析,对病人每天情况以及护理工作进展进行记录,加强每日的查房力度,同时对每位病人的医嘱进行仔细记录,定时对病人进行提醒工作,整个护理流程需要不断完善,及时的找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收集病人及其家属意见,积极改进,研究让病人满意的相关制度。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帮助护士对每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加强护士的责任感与个人荣誉感。制定相应的《护理手册》,《护士手册》,定期考察护理人员技能,考察护士个人能力,收集意见,建立健全考察制度,努力做到护理工作的高效以及患者的个人满意。
   手术过程过程中时刻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鼓励,帮助患者稳定情绪避免紧张,手术完成后注意保持患者体温,防止着凉。

全麻患者等待清醒的过程中应当将姿势采取平卧,头部注意应当偏向一侧,根据麻醉方式不同清醒需要时间不同,因此护理人员需尤其注意。术后24小时内对患者创口进行检查,并对敷料进行更换,导尿管留置期间应当注意患者外阴部位的卫生问题。另外对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及时预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疾病知识科普,包含饮食问题、恢复训练问题等。患者在手术后24小时内应当服用流食,在能够排气后进食半流质类型食物,等待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后,应当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类型食物。康复训练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日常可使用生姜水进行经脉按摩,以此加快血液循环。
2.结果
2.1生活质量分析
  对照组(A组)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分析,护理干预前(68.14±5.23)分,实验组(B组)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分析,护理干预前(68.23±4.89)分,P大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情况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采取护理干预前其生活质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A组)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分析,护理干预后(80.36±4.21)分,实验组(B组)根据生活质量评分表分析,护理干预后(90.21±4.12)分,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情况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采取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更高。【2】
2.2护理质量评分
   对照组(A组)根据护理质量评分表分析,护理质量评分为(85.23±5.06)分,实验组(B组)根据护理质量评分表分析,护理质量评分为(92.89±4.45)分,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其护理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其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更高。
2.3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A组)根据患者满意度评分分析,对照组患者评分为比较满意者10名,占比为(40%),一般满意者10名,占比为(40%),不满意者5名,占比为(20%),总体患者满意度占比为(80%)。
    实验组(B组)根据患者满意度评分分析,对照组患者评分为比较满意者12名,占比为(48%),一般满意者11名,占比为(44%),不满意者5名,占比为(8%),总体患者满意度占比为(92%)。,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总体来看使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并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3】
参考文献
  【1】姚菲, 沈黎, 张翼, et al.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4):51.
  【2】纪宪芝.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 2016(4).
  【3】董梅.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心理医生, 2017, 023(027):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