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齐晓红
[导读]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齐晓红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132001)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116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患者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分别为93.10%、70.6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分别为91.38%、62.0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增加
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满意度;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主要为医院的窗口服务,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能力逐渐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提高,医院的人群逐渐增加[1]。医院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与速率,将住院病人与门诊病人分为两个集体,门诊是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阵地,因此医疗领域逐渐提高门诊护理的服务意识及护理水平[2]。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更有利于改善医患间关系。本次研究,即为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门诊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合并严重基础疾病,重症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此次观察,并签署相关协议书。门诊包括妇科、产科、心血管疾病科、儿科、呼吸感染科、耳鼻喉科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14-71岁,平均年龄(39.68±2.58)岁;观察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39.84±2.5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患者进入到相关门诊部进行诊断病情,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做各项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治疗方案。
   观察组患者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①建立小组:医院对门诊部相关人员做一定调整,具体每个程序的相关人员,并给每个程序人员建立小组,加强对专业知识及服务的培训,定期考核,选取最佳人员作为护士长,对每周服务的质量进行调整,若有问题及时改进;②提出问题:门诊医护人员每周开会汇报每周工作,将门诊诊断及护理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做相关总结,如:如何能够将患者有序排列进入相关门诊室,怎样知道患者清除说出自身症状及病情,快速诊断并增加准确性,科室间应该如何配合等;③交流改进:门诊工作人员每周进行工作讨论,互相交流整改措施并实施,如建议做好院内科室的门牌标记,及做好指路标,推荐预约挂号、网上缴费及诊间结算等措施,严格执行门诊处一人一诊一室的原则,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控制陪护人员的数量,嘱咐患者排号等候时小声讲话,诊断时正确指导患者说出病情,并由相关护理人员带领检查,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最佳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和指定方法
  (1)观察两组患者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病情,调查科室内的诊断记录,确保诊断与病情是否一致,治疗是否有效。
  (2)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评分表可进行评估,可给予患者人手一张纸质表进行填写,也可根据患者口述护理人员帮助进行填写,内容包括患者诊治的时间、诊治时医护人员的态度及质量等内容,分值0-100分,基本满意:70-100分;较满意:40-69分;不满意:39分及以下。满意率=(基本满意+较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干预后,两组患者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分别为93.10%、70.6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门诊预检分诊准确度与护理服务,和医院的整体评价有紧密联系。门诊医护人员需要准确且快速诊断患者的病情,并给予最佳治疗方案进行配药或其他治疗。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通过加强日常医疗服务的提供,满足群众基本就医的要求[3]。经调查显示:大多数患者在医院门诊处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不了解自己的疾病该去哪个科室诊断,诊断时排不上号或有插队现象,医院的制度不够完整,患者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同时出现护患间纠纷等[4]。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内容包括建立小组、提出问题及交流改进,建立小组通过完善每个部门的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全面服务;提出问题是医护间互相监督工作,提出每周不足,并进行讨论;交流改进是通过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采取最佳的服务措施,达到本院最高服务水平,促进患者的准确诊断及治疗。
  综上所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席珊, 庹晟.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 养生保健指南, 2017, 000(010):134.
[2]慈爱萍. 研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09):129.
[3]梁成富, 肖玉英, 罗筱月,等.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母婴世界, 2018, 000(012):215.
[4]潘锁仙.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4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