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张允
[导读]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张允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纤维环变性、破裂后,髓核突(脱)出向后方,致使相邻神经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全球约有 1%-2%人群遭受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困扰。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改善腰部功能活动,且长期疗效较好。因此,对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1.1训练本体感受器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与腰部本体感觉能力下降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椎间盘高度、椎旁韧带的长度和负荷发生变化,韧带中本体感受器的适应性下降,从而使腰部本体感觉输入减少、脊旁肌的神经肌肉反射减弱及躯干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进而影响脊柱稳定性,造成腰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微损伤和再损伤,导致腰痛的复发和加剧。
1.2增强维护腰椎稳定的深层肌肉力量
  核心稳定性训练更加强调核心肌群的作用。Panjabi提出维持腰椎稳定性的三亚系模型:被动支持亚系、主动支持亚系、中枢神经系统亚系,此理论已得到广泛认可,尤其是作为被动亚系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核心肌群近年来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维持活动中腰椎的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一方面患者脊柱的被动稳定系统出现问题,脊柱趋于不稳定,导致腰痛,另一方面深层核心肌群的功能被抑制及动作控制异常,失去稳定脊椎、保护脊椎的功能,且核心肌群的功能并不随腰痛症状的消失而恢复。如此恶性循环,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高的可能原因之一。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增加腰椎局部肌肉的肌力.可以提高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同时为腰部大体肌肉收缩时产生安全的躯干运动提供稳定性基础。
1.3改善平衡、协调和灵敏等,减少运动损伤
  核心稳定性训练不仅包括力量训练,平衡、协调、灵敏也是重要因素。平衡要求核心肌群在中心、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多维度下的相互作用。训练平衡方面对于功能性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力通过承上启下作用,可将异侧的上下肢配合起来,维持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核心力量通过改善近端固定的稳定性,提高末端肢体的发力和不同肌肉之间的协作,以及动员不同环节的力量有序地参加运动,加大总体能量的输出。因此,较好的核心区域功能,可以恢复腰椎-骨盆-髋关节联合体的功能,提高躯体运动灵敏性,从而消除不良力学刺激,减少腰椎不正常负荷并阻断其最根本的病机。
1.4减少炎性及代谢产物的堆积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伸展躯干部的软组织,缓解肌肉痉挛,有效促进椎间盘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椎间盘的营养,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肿胀吸收及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减轻腰背部疼痛。
1.5改善神经根、硬脊膜粘连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增加神经根在通道内的活动,减少神经根周围血肿压迫,改善神经根、硬脊膜的粘连,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功能,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2、 核心稳定性训练常用方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初始阶段都是静力性等长收缩的动作,通过这一种练习方式使运动员体会核心的位置。在动作开始前, 患者先通过骨盆的前倾和后倾调整确定发力时的正确位置,在运动过程中腰背部保持平直,通过这种训练形式体会核心肌群收缩特点。在掌握核心肌群收缩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中后期练习应该在不稳定平面下进行在核心肌群控制下的躯干运动,并随着患者能力的提高逐渐加大训练的难度。注意在每个练习动作中都必须严格控制身体姿势,强调神经系统的参与。患者应维持节律性呼吸,使呼吸配合动作。
2.1 稳态下的练习方法
2.1.1静力性支撑
  稳态下的静力性支撑是指不借助任何器械在稳定平面上的静态支撑练习方式。这种练习是核心力量练习的初始阶段,旨在让练习者体会核心肌群的发力和平衡控制的本体感觉。练习以深层局部稳定肌群锻炼为主,常见的方法有仰卧挺髋、仰桥、单腿蹲等,每个动作练习可持续30-60s,3-5组,间歇30-90s。练习的难度可以通过不断减少支撑点的个数或者提高身体重心等来进行调整。
2.1.2动态运动 
  稳态下的动态运动多采用开链运动训练为主的练习方式。动态运动主要以锻炼核心整体运动肌群为主,练习更强调主动肌与协同肌的同步兴奋和收缩,强调拮抗肌抑制与放松,由此使不同肌群协同起来使肌肉力量的运用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常见的方法有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和平板支撑交替抬手等。每个动作练习10-12 次,3-5组,间歇60s左右,练习时应密切配合呼吸,注意动作的节奏。
2.2非稳态下的练习方法
2.2.1静力性支撑
  非稳态下的静力性支撑是指在不稳定的界面上(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等)进行的以静态支撑为主的练习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性和控制能力还能动员更多的肌肉同步工作,也融入了本体感觉的刺激,使机体在提高核心稳定性力量的同时,也锻炼了神经和本体感觉。常见的方法有平衡垫站立、双腿置于平衡球上的支撑练习等。每个动作可持续坚持15-90s不等,练习组数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体能情况而灵活确定,可选择不同肌群用力的动作交替进行。
2.2.2动态运动
  动态运动是在不稳定的界面上进行以克服自身阻力为主的运动方法。要求练习者员首先必须稳定身体重心形成稳固的支撑,然后移动四肢或躯干来完成运动。常见的方法有平衡板上平板支撑交替抬手、悬吊训练和平衡球上动态运动。朱干龙采用俯姿臂撑屈腿收瑞士球和仰卧瑞士球举腿等进行核心稳定性的巩固训练,结果核心区稳定性比基础训练阶段有明显提高,表明非稳态下的动力性练习有利于充分动员核心区肌肉,增强核心稳定性。
3.小结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减轻临床症状,防止复发,而且操作简单安全。但本病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关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临床评价指标大多为主观量表,缺乏客观、可重复测量的稳定指标,这为评判临床疗效带来了困难。②关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介入时间的选择、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缺乏规范化标准,相关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数量不足。所以今后应当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锻炼过程的规范化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为该疗法更科学地为患者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