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展开全病程病案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4例展开常规病房出院随访方案。观察组54例展开全病程病案管理,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建立全病程健康档案,并提供线上日常咨询、复诊提醒并予以电话随访。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结果:展开不同管理措施后,观察组腰臀比、收缩压、体重指数及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依从性是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展开全病程病案管理能改善病情控制水平,促进心理状态改善,提升依从性。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全病程病案管理;病情控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whole-course management o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whole-cours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108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management models. The 54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tarted the routine ward discharge follow-up progra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4 cases started whole-course management 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y developed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 and discharge guidance for patients, established whole -course health records, and provided online daily consultation, follow-up reminders and telephone follow-up. We compare the condition control, mental state and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mplementing different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waist-to-hip ratio,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body mass index,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3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79.63%, (P <0.05). Conclusion: The whole-cours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ease control,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state, and improve compliance.
Keywords:Primary Hypertension; Whole-course Management; Disease Control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以多梦、头晕、乏力、头胀、耳鸣及失眠等为主要表现,会使患者心血管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予以早期控制是缓解患者病情的关键性措施[1-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迁延,常规护理措施难以满足其病情需求,需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3]。全病程病案管理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方案,本院近年来将该管理措施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为分析全病程病案管理的应用价值,此次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展开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年修订版)》中的标准 [4];②运动功能正常,耐受性良好;③精神状态正常;④病情平稳,且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卧位安静状态下心率低于100次/min;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沟通障碍;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疾病;⑤合并关节不稳定、骨折或者其他会对患者自主运动造成影响的疾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认可。两组患者信息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可展开比较研究。
.png)
1.2 方法
(1)对照组进行标准住院模式护理,即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于出院时进行出院健康宣教,包括发放出院小结,嘱咐患者定期接受复查。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用药方法、不良反应等内容,结合患者病情程度予以制定饮食计划。
(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全病程病案管理:①入院时科室个案管理师对患者建立全病程健康档案,主管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②住院期间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整体性健康宣教。其中包括,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由主管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对于出现紧张、抑郁或焦虑情绪的患者,加强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密切沟通,必要时请心理科专家会诊。运动干预: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与耐受程度制定运动计划,合理控制运动强度与频率,4次/周-5次/周,运动时间则以患者靶心率进行设定,运动形式包括游泳、户外行走、羽毛球、篮球及乒乓球等。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及目标体重,鼓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增加富钾食物。③出院时告知患者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由个案管理师指导患者使用“智医在线”微信小程序。出院后患者将3个月内的血压检测数据上传到“智医在线”,医生将会根据患者反馈的数据定期与患者进行线上沟通,指导及调整治疗方案。另外“智医在线”小程序会向患者推送科学的高血压健康小知识,患者可自主学习;病房个案管理师每月会采取电话回访或者短信回访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询问患者血压情况、饮食状况、运动情况、用药情况及依从性,并在档案中详细记录,及时规避高血压病情控制的不利因素。两组管理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病情状况。管理前、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腰臀比、收缩压、体重指数及舒张压,根据各指标变化情况,判断患者病情控制质量。
(2)心理状态。管理前、后,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抑郁自评量表(SDS)[5]及焦虑自评量表(SAS)[6]进行。每个量表均含有20个项目,采用4级症状评分,20个项目得分总和为总分,乘以1.25后取其积的整数部分即得标准总分。SDS表的临界值是53分,SAS表的临界值是50分,分数与患者的负性情绪之间呈正比关系。其中SDS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4[7],SAS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4[8]。多项研究证实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9]。
(3)依从性。管理后,通过自我评估的方式对2组患者管理依从性展开评定,即让患者对关于依从性的五个问题进行自我评分,内容包括5方面: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遵照医嘱用药、严禁烟酒、合理控制饮食、加强身体锻炼。每一题20分,每一题满分20分为完全依从,0分为不依从,按自己实际情况予以评分,五个题目总分是100分,最后按总分进行评定,完全依从:≥80分;部分依从:60分-79分;不依从:≤59分。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应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情状况
展开不同管理措施前,两组患者腰臀比、收缩压、体重指数及舒张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展开不同管理措施后,观察组腰臀比、收缩压、体重指数及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png)
2.2 心理状态
管理前,2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展开不同管理后,2组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比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png)
3讨论
3.1 全病程病案管理模式干预可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展开不同管理措施后,观察组腰臀比、收缩压、体重指数及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陈松华[10]等在研究全病程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中表明全病程管理组病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斯特凡诺 奥博尼[11]等的研究认为在线医疗管理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有积极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这一结果提示,全病程管理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发展。这可能与全病程管理规范化延续性的健康指导有关:科学用药,控制患者血压,坚持锻炼以及合理饮食改善患者体质指数与腰臀比,从而进一步促进血压稳定。
3.2全病程病案管理模式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
本次研究显示,展开不同管理后,2组心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比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张海燕[12]等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病案管理模式,研究发现入组八周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态度更加积极,抑郁情绪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十世纪以来,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障碍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焦虑、紧张、抑郁、愤怒以及压抑情绪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也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13]。全病程管理组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运动及饮食指导,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3.3全病程病案管理模式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
依从性对于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依从性是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有显著性差异。有研究发现[14],患者依从性与医师提供的服务方式与服务质量等因素有关。密切跟踪患者的病情会使患者产出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社会价值得到体现,抑郁症状可得到一定改善,从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和管理依从性[15]。
4.小结
从结果来看,全病程管理组相较于对照组在各项指标中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全病程管理组在全面掌握每位患者基线信息、病情后,对全病程健康档案进行建立,因对患者实际情况了解,可对现存或潜在风险预知,进而使干预方案更具预见性。其次,在住院阶段,开展整体性健康宣教,将心理疏导、运动干预、饮食管理融为一体,旨在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其自我照护的能力,进而对远期病情控制发挥推进作用。在出院后开展追踪管理,通过与线上平台结合,可依托信息化手段,全程掌握患者血压波动状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妥善予以解决,将医院的护理工作延伸至院外,使患者能享有持续的、专业的护理服务[16]。通过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个性化健康宣教,院外追踪,及时了解患者健康情况,纠正不良认知,让患者对疾病本身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正确科学的对待高血压。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展开全病程病案管理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可使其病情缓解,心理状态改善,增强管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Feng Q, Tian T, Liu J,et al. Deregulation of microRNA31a5p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by suppressing apoptosis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via targeting TP53[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18, 42(1):290-298.
[2]诸国华, 孙希鹏, 周亚群,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 22(6):413-417.
[3]王海军,司全金,李开亮,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3):700-700.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5]张友琴,谷成晓,许秀娟,等.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探讨住院环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值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3):314-316.
[6]Tammy M. Brady, Amalia Stefani-Glücksberg, Giacomo D. Simonetti.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US and European guidelines[J]. Pediatric Nephrology,2018,34(2 Suppl, 4th Re):1-8.
[7]彭慧, 张一英, 季莹,等. 农村地区女性自评抑郁量表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J]. 上海医药, 2013, 000(014):20-22,23.
[8]孙振晓, 刘化学, 焦林瑛,等. SAS和HADS-A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症状评定结果比较[J].四川精神卫生, 2016(4期):357-359.
[9]孙振晓,刘化学,焦林瑛, 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198-201.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7.02.005.
[10]陈松华, 贾伟, 邱永斌等. 全病程病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23):93-95.
[11]Omboni S,Caserini M ,Coronetti C . Telemedicine and M-Health in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and Clinical Evidence[J]. High Blood Pressure &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2016, 23(3):187-196.
[12]张海燕, 钟久昌. 病案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4, 000(011):1394-1396.
[13]郭克锋, 苏景宽, 王秉康,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3, 007(024):3334-3336.
[14].瞿伟,谭永红,谷珊珊,等.全病程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1):1118-1120.
[15]马丽娜,李耘,赵晓玲, 等.抑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1):1056-1057,1060.
[16]Adriane Burgess, Wendy McDowell, Stacie Ebersold. Association Between Lactation and Postpartum Blood Pressure in Women with Preeclampsia[J]. MC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Child Nursing, 2019, 44(2):1-1.
作者简介:肖幻,女,本科,护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际医疗部内科,湖南长沙,4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