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在体检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李惠靖
[导读] 探析体检科健康管理中,PDCA模式的实施意义。


李惠靖
(吉林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吉林132011)

【摘要】目的:探析体检科健康管理中,PDCA模式的实施意义。方法:择体检者共72名为对象,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常规管理的为对照组,PDCA管理的为观察,比较两组管理结局。结果:两组健康知晓及体检依从评分相比,观察组分值较高(P<0.05)。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率分别为75.00%、97.22%,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体检科健康管理中,PDCA模式能有效提升管理效果及受检者的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
    疾病的预防、发现及治疗离不开体检,体检并非暴露个人隐私,而是对人体健康负责任。及早发现疾病,为患者规划合理的治疗方案,是体检的最终目的。但实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大量人群每年并未参与体检,企业、团体等参加体检都是强制性的,受检人群并不理解为何要进行体检[1-2]。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在体检科实行PDCA管理模式,通过全方位健康教育,提高科室健康管理质量,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体检者共72名,对象选取时间:2018年7月-2019年6月。根据健康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20例、16例,年龄23~68岁,平均(38.26±2.35)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19例、17例,年龄24~69岁,平均(39.10±1.25)岁。患者资料完整,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向来访者大致讲解体检情况,叮嘱体检者相关注意事项,按照流程完成各体检项目。
  观察组:PDCA模式的健康管理,措施如下:(1)计划阶段(P):①对初次来院体检的人员,计划向其介绍体检须知、环境布置、体检过程等基本体检工作。②对于已有我院体检体验的受检者,计划从受检者健康状态、慢性疾病等方面入手实施健康管理。③计划对受检者实施院内宣讲、院外延伸服务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并对健康管理效果和受检者满意度进行评估。(2)执行阶段(D):①完善和健全健康教育标准:科室护士、医生等人员职责明确。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向体检者详细讲解体检注意事项。②成立PDCA健康管理小组,组内制定健康管理评估单,包括健康宣教质量、体检人数、满意度等评估项目。将每天对各科室的体检情况进行记录,每周进行一次汇总,总结工作中的优缺点。③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开设医院体检公众号,在体检大厅设置服务台,并开辟专门的体检须知专栏,让来访者能迅速了解本院体检概况;定制体检流程单,根据各楼层科室分布情况拟定体检流程,让体检者跑一遍路即可全部完成检测;在大厅设置导诊护士,带领受检者前往各科进行体检;体检后健康管理小组审核体检报告,针对本次体检情况组织咨询答疑、健康讲座等活动。④定期随访,尤其是针对体检报告异常的受检者,需做好后期的饮食、运动等指导工作。(3)检查阶段(C):检查工作有健康管理小组进行,工作内容主要为:每日对照计划单巡视各岗位护理人员是否认真工作,不定时查看交接班情况,抽查体检者对护士的评价等;对体检结果进行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反馈给护士长。(4)处理阶段(A):分析健康教育、体检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科室内部讨论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完善健康管理制度。将本次体检者的资料进行封存,制定更完善的健康管理计划,进入下一循环。
1.3 观察指标
  (1)自制健康管理效果量表,包括健康知晓和体检依从评分,单项总分50分,分数与健康管理效果成正比。
  (2)向受检者发放问卷,统计患者对体检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健康管理效果比较
  两组健康知晓及体检依从评分相比,观察组分值较高(P<0.05)。见表1。


3 讨论
  PDCA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其遵循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将整个管理活动统筹兼顾,共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各阶段依次周而复始的运转。国内外很多医院管理中都采用PDCA模式,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其健康管理效果和体检者的服务满意度均提升,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实施此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相比,PDCA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体检管理的系统化,循环管理体检相关事项,各个管理环节内部衔接紧密,管理效果高;在计划阶段主要是制定科室规章制度,分配医护人员的相应职责,将体检者分成初次到院、重复到院两类,分别制定切合实际的健康管理方案,并初步拟定健康教育的大致方向;在执行阶段,按照计划内容实施相应的健康宣教,从受检者入院体检到领取报告出院,分别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法,整个体检过程无缝隙管理,有助于提升体检者的服务满意度;检查阶段主要是对前期工作的质检,通过核对计划单、抽查询问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健康管理质量进行评估[3]。最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继续下一个循环管理。
  综上所述,体检科健康管理中,PDCA模式能有效提升管理效果及受检者的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燕.PDCA式健康教育应用于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的方法及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9):131-132.
[2]黄淑菡,王灿灿,姚瑶,等.PDCA循环法在缩短团体体检超声检查高峰耗时的运用[J].护理学报,2019,26(11):32-34.
[3]付晶,周光清,崔华欠,等.基于PDCA循环的精细化管理在广州市某医院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7,30(5):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