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术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黄德尧1 黄钰凯2
[导读] 科普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术


黄德尧1 黄钰凯2

(1广元市旺苍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17;2西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四川泸州646000)

   
   由于血管压迫到面部神经从而引起的肌肉痉挛常被我们称作面肌痉挛(也称面肌抽搐)。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单侧肌肉阵发性非自主抽搐,部分患者也存在并发舌咽神经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的可能。此类疾病虽不危及生命,却也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使其痛苦不堪。治疗面肌痉挛早期可采用口服药物、也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但由于上述方法皆存在局限性,且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根治。故国际上偏向于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微血管减压手术。
   一、微血管减压手术是什么?
   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治愈率较高但风险较小的外科手术方法,通常情况下治愈率可达到70%—90%,并且在多数技术成熟的医院中可将手术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由于造成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压迫到面部神经,因此微血管减压手术就通过使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将面部神经与其周围血管分离,并用特殊材质的填充物保持其分离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
   其过程主要为:医生在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在患者耳后约4—5cm处开小口,在乳突后开一个以横窦边缘和乙状窦边缘为界限的2—3cm骨窗,于显微镜下切开硬脑膜并排出脑脊液,找到压迫面部神经的责任血管(责任血管存在多根的可能)后,分离、松解其神经周围及蛛网膜,与此同时在责任血管和周围神经之间填充上Teflon棉絮,随后检测患者的异常肌反应和压迫情况,最终确保患者上述指标全部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后冲洗缝合。
   二、为什么采取微血管减压术?
   除了微血管减压术外,通常情况下发生面肌痉挛后还可以采取多种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多种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用以治疗面肌痉挛,为什么只有微血管减压术成为了世界惯用的治疗方法呢?相比之下微血管减压术的优势在何处呢?
   在药物治疗中可选择口服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一般对于处于初期的部分患者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轻症状的效果,不过由于其副作用较强、对多半患者效果甚微,并且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不能完全根治,因此采取的人数较少;
   除口服药物以外,患者还可选择注射A类肉毒素的方式,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控制面肌痉挛的效果,并且注射一次即可维持一年,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长时间注射会使患者产生抗药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A类肉毒素存在麻痹人类面部神经的效果,长时间注射A类肉毒素也容易引起面瘫的风险,故不建议大家采取该类治疗方式。
   
   2.外科手术也并非仅有微血管减压术一种,还存在有: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等多类手术,但由于它们不是因为难度大、就是因为难以拿捏面瘫与痉挛之间的程度,一不小心就容易导致患者面瘫;对于多数患者而言,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是既可以解决面部痉挛问题,又可以保留应有的面部神经,同时还要规避并发症的发生,相比之下微血管减压术就可以做到造成的创伤小,并且术后效果显著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微血管减压术便成为了国际公认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最佳方法。
   四、微血管减压术的注意事项
   1.填充物的选择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过大或过多都有可能造成神经轴的变形,极易对患者造成新的压迫,从而导致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倘若遇到待处理责任血管短小、硬化情况时,正确的处理方式应将填充物从血管后方绕过并固定于岩骨硬膜处以达到减压效果。
   术后患者复发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填充物的脱落或是移位,倘若首次手术时选取的填充物过小、过少或是位置选择不当,该类问题或许在第一次手术完成时并不会有明显的迹象,压迫与责任血管会暂时保持一定的分离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体内脑脊液的流动等多方面原因就容易造成填充物离开原应停留的减压范围,从而造成痉挛复发。这便要求医生在选择填充物的大小,以及其放置方位时灵活变通,术前掌握详细的患者情况,做出合理且正确的判断。
   3.仔细检查患者的血管,由于手术过程中存在患者身体的移动、过快地排放脑脊液、蛛网膜广泛切开导致的难以辨别责任血管等多种不定性因素,稍有不仔细就容易发生血管遗漏的问题,一旦遗漏便会使最终手术结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稳定患者的体位,释放脑脊液的过程要放慢。
   4.造成最终痉挛复发的原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蛛网膜的粘连,有调查研究表明粘连增厚的蛛网膜是形成新压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后期查明复发原因时也可注意观察患者的蛛网膜厚度。在术前就要做好一切预备工作,提前将患者病历进行了解与思考,通过现代医疗技术提前模拟手术过程,预先判断出术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温馨提示:在多种面肌痉挛的治疗方式中,虽然微血管减压手术既安全又高效。但是仍然需要医生在术前对患者科学、全面的评估,术中需娴熟仔细的展开各项操作,遇到不同情况时要冷静、正确地应对,从而达到降低手术风险以及提高手术效率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