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兰惠平
[导读]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的个性。

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教育科技局      兰惠平 035200

摘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的个性。通过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幼儿的个性水平,促进幼儿提升素质。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幼儿的生活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实践学习与生活,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幼儿的学习品质。本文就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幼儿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策略
        引言:自信心的培育应在孩子儿时就开始,尤其是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自信心的教育直接关乎儿童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其绝不是像大多数人心中所想的那样,幼儿园的孩子就是吃好玩好就行了。幼儿需要被精心呵护和正确引导,从而为个体社会化的进行奠定初步基础。要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合理的教育方法,同向发力促使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1、幼儿时期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心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就会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更加快速地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展现出超强的社会生存力。研究发现,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幼儿被他人排斥的现象,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变成被忽视的对象。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类幼儿会极度缺乏自信心,从而在与他人的交流分享中,表现出抵触情绪,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对被忽视幼儿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自主性表演游戏的开展,能让被忽视的幼儿在完成相关的表演过程中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1]。
        2、从多个方面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1注重激励教育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孩子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指导,通过激励强化孩子的合作体验,进一步提升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合作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成果展示的方法,鼓励孩子展示合作的成果,并针对孩子的合作做出充分的肯定,促使孩子产生愉快情绪,提升孩子进一步合作的欲望;教师可以采用表扬的方法,让孩子得到教师的充分认可,促使孩子形成强烈的合作动机;奖励法,教师可以利用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的方法,对孩子在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赞扬,促使孩子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并激励其更多地、更自觉地进行合作。
        2.2家园合力共育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当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对幼儿的认知和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往往只是年龄在增长,并非心智变成熟,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园合力共育幼儿,只有家园紧密合作,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逐步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其次,幼儿园要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培训,使家长知道如何在家有效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教师和家长要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使幼儿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督促的情况下,也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务。如此真正实现家园共育,合力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幼儿发展[2]。
        2.3为学生构建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首先应是平等、和谐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幼儿的信任,首先就要做一名合格的倾听者,而不是“管理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倾听学生的表达,幼儿与成年人在思维、表达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去理解幼儿,也不能期待儿童完全理解成人的想法,而是要去理解幼儿的表达,试着站在他们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在教学中,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克服心理“恐惧”。尽管幼儿的词汇量匮乏,对世界的认知还很朦胧,但在与他人的接触中,他们能感知到亲切与不舒服,只有在轻松、愉悦、亲切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表达自我,展现出交流的欲望与勇气[3]。



        2.4尊重幼儿个性,防止幼儿受到伤害
        幼儿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待事物往往会有足够的好奇心和信心,但是又缺乏耐心,所有不能有效地坚持学习。如果幼儿教师本着育人为本的教学心态,不断研究和把握幼儿的个性,并依据幼儿的个性状况,对幼儿进行深入性教学,就能使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幼儿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对幼儿进行了强制性、压迫性的素质教育。当幼儿不听话、不学习时,一些幼儿教师往往采用了恐吓的教学方式,压迫幼儿的思想,对幼儿进行体罚,这都会给幼儿的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幼儿有一定思维意识,具有不够明显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果教师和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就会在无形之中加剧幼儿的思想负担。在长期命令和打骂下,幼儿很容易使自信心退化,滋生出自卑心理,从而不敢表达自己,不敢表现在自己,进而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个性,解放幼儿的天性,保证幼儿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下,学习各种生活知识,防止幼儿受到伤害[4]。
        2.5满足幼儿合理需要,给予自主选择权
        在开展相关的自主性表演游戏时,教师要对被忽视幼儿进行全面了解,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权,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周末活动进行自主性游戏设计,将游戏设计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5]。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周末活动进行自主性游戏设计,将游戏设计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小朋友们,在这个愉快的周末,你们做了什么呢?妈妈爸爸有没有让你们看动画片或带你们去一些有趣的地方?”通过教师的询问,幼儿们开始与伙伴热烈地讨论起来。此时,可以观察到平时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小 D 也涨红了脸,想说说自己做了什么。这时,教师可以走过去悄悄和他进行交谈,逐渐引出他想要分享的内容:“我昨天看了《小猪佩奇》,佩奇和弟弟在泥坑里面跳,非常开心,但是把鞋子弄脏了。后来,爸爸给了佩奇和乔治特殊的鞋子,佩奇和乔治又可以开心地跳泥坑了。一会儿,妈妈和爸爸也来跳泥坑了。”通过他的讲述,教师考虑到动画片一直都是幼儿喜爱的题材,于是就对全班的幼儿说:“小 D 刚刚给我讲了小猪佩奇的故事,老师虽然没有看过这个故事,但是觉得很好看,今天我们就以小猪佩奇作为自主性表演的主题,大家可以通过观看过的动画片来选择自己的表演内容。”幼儿对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角色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家里认真观看,来班级后纷纷表演起来。而提出这个主题的小 D 也受到大家的欢迎,幼儿们都争相邀请他一起参加自己小组的表演。
        2.6给予机会,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不管是和家长还是老师同学都能很好的沟通,表达自己的心里想法,这就要从增强孩子的越多能力开始,教师要多给予幼儿阅读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在自主阅读后,讲述绘本故事,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当前的绘本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幼儿参与的机会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为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感受绘本中的精彩故事,也可以采取讲绘本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家庭和教师可以相互合作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自信心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孩子们会保持一个健康乐观的心境,有利于孩子的协调发展。同时,自信心是一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是去坚持奋斗的原始动力,只有健康自信的孩子才能面对各种出其不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梦思.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6):159-160.
[2]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28.
[3]王殷婧.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学周刊,2019(16):164.
[4]徐皊.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研究[J].汉字文化,2019(06):144+150.
[5]龚娟.论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08):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