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张秀虹
[导读] 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来自家庭的启蒙以外,更重要更科学的便是学校启蒙教育。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恰斯米其提乡中心幼儿园  张秀虹

摘要: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来自家庭的启蒙以外,更重要更科学的便是学校启蒙教育。只有在幼儿园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的的发展程度才是趋向于好的方向,因此幼儿阶段是一个很值得被重视的阶段。影响一个人大脑发育程度是在孩子二至六岁,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在三岁以前孩子基本是接受的家庭教育,三岁以后就应该到幼儿园接受科学的启蒙,其中科学的游戏化教育占主导。
关键词:幼儿阶段;科学游戏化教育;实施探讨
        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分布密度越来越高,尤其在二胎政策彻底放开以后,全国幼儿熟料急剧增加,同时幼儿教育又是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幼儿教育在教育标准中的任务便是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习惯、个性发展以及重视智力发育等各方面,所以幼儿教育受到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教育界也因此分析很多适合幼儿启蒙的教育方法。而此次文章便是有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探讨,本人在此略做几点分析,希望给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一、围绕生活实际,丰富教学情境
        幼儿对于世界还处于一个十分好奇的阶段,不管是花花草草还是猫猫狗狗,这些平常的动植物身上都具有相当多的知识点。在幼儿园内教师的首要责任便是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关于病症从来都是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在幼儿时期幼儿的抵抗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其次教师便要围绕生活实际,为幼儿提供一个培养良好习惯的时机,同时也是一个丰富教学情境的机会。良好的习惯是幼儿需要掌握的第一个知识点,对于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饭前便后要洗手,节约用水等日常习惯都是要从小开始培养。教师在教学此方面时即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来增强幼儿对日常良好习惯的印象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给幼儿具体制定情境,让幼儿在这个范围内自行发挥。教师在幼儿每次吃饭时开展一项活动,让某两位幼儿作监督,并且监督者轮流来扮演,让所有幼儿都能够体会扮演监督者的机会。只要其他幼儿在吃饭前主动洗手的乖孩子将会被监督者勾选名字,每天的监督本都在放学前交给教师,每个周五教师便开设一节班会课用以总结本周情况和公布饭前洗手的排名,前三名即可获得大红花一朵,前十名会获得小红花一朵,得到的小红花清在期末可以兑换相应的零食及小玩具。此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而且扮演监督者会让幼儿感受到做领导的责任和心情,并且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二、组织幼儿竞赛,增强动手能力
        幼儿的想象能力足够丰富,但是动手能力却是有限的,在个人的努力下并不一定会制作出什么优秀的作品,但是团体合作就不一样,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便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强的人更能助力于幼儿的智力发展,科学表明触摸坚硬的物体可以锻炼幼儿手部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的发育;伸、屈手指可以增强手指的柔韧性,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手指的精细活动可以锻炼其灵活性,增强大脑和手指间的信息传递;交替使用左、右手则可以更好地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智力。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幼儿智力发育是有一定帮助的,教师万不可忽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的搭档,共同动手完成一个作品,并且与班上其他组数进行投票,票数最高的三组将会获得一个五角星,五角星可以换两朵大红花,在期末的时候可以将五角星拿去教师处换为大红花并且去兑换零食和玩具。这样的活动应该保持每周一次,周一教师通知开始,周五早上将作品提交,下午在班会课上进行投票并进行颁五角星仪式。不管幼儿是动手做的自己想象中的东西还是照着某样东西做的,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外,还能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这在今后的人生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亲子共同活动,促进家庭关系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和家长的首要任务,因此亲自活动自然不能少。当今社会有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度过这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因此教师要主动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同意开班亲子活动。观之社会现状,家庭和睦的有多少?其中家长陪伴孩子长大的又有多少?错失孩子童年时关虽不是大罪,但是于孩子而言,这已经是一个大问题了,这对今后的家庭关系也有着巨大的关系,望教师与家长都重视到这一问题。亲子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以后的家庭关系,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的三观建立、性格发展、行为态度等。并且亲子活动可以帮助家长建立责任意识,孩子到了幼儿园这并不是代表教师就是孩子的主要负责人,经常会出现“老师,你说了算”、“老师,你看可以就行吧”等言论,这便是一点都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孩子家长的责任。
        例如:亲子活动可每月一次,在实施前联系并且征求家长的同意,避免出现孩子到了家长不到的尴尬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你投我接”的游戏,爸爸投给孩子,孩子接住球将其递给妈妈,妈妈越过障碍将球放在框里面,所有的家庭都是相同多的球,用时最少的家庭将获得限定学习用具一份和五个五角星的奖励。简单的游戏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体力就可以与孩子共同奋战,赢得奖励,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这都是亲子活动所带来的好处。
        结语:科学的游戏化教育并不只是限于某一种思路,某一种游戏,某一个情境,某一个角色......游戏是灵活的,是跟随科技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是根据人的想法而变化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注重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给幼儿带来的好处等多方面,这样才能给幼儿真正带来一个科学的游戏化启蒙教育,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情况,动手的游戏和需要运动的游戏都需要注意,以免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李娜.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13):29.
[2]陈惠敏.浅析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9(04):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