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教学策略与处理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赵军
[导读] 新版的初中地理教材中,每章节都涉及到大量的 “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

长武县昭仁街道初级中学             赵 军

        新版的初中地理教材中,每章节都涉及到大量的 “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有些还文旁配图,通俗易懂,感染力极强。若在课堂上能充分运用,并巧妙地穿插,必然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可用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实施情感教育。如讲述《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节时,先让学生自读阅读材料:“香港和澳门的‘身世’”,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并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历史背景,“一国两制”的深远的历史意义等。从而来了解中国政府为祖国统一大业所做的艰苦卓越的外交努力,也为全面展开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可以肢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如果辅之以“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和掌握。例如,讲到《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材料:“香港的转口贸易”。


并引导学生分析“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图”,从而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贸合作模式:“前店后厂”,其中“店”指港澳地区 ,“厂”指祖国内地,最终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三、“阅读材料”中,有介绍中外著名学者的伟大科学贡献,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忘我学习,勇于求索,勇攀高峰的宏伟志向。如《麦哲伦船队的环球探险航行》中,介绍了麦哲伦为了证实地球是球体,而献身环球探险的感人事迹;在《竺可桢的治学精神和学习方法》中,介绍了竺老亲自动手,重视实践的求学精神。阅读这些材料,并让学生畅谈感想,体会,无疑于对学生胸襟、情怀的开拓、理想目标的树立、治学精神的熏陶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能加强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让学生阅读《西藏社会的巨大变化》,《让黄土地披上绿装》等。然后通过议一议,可使学生深受感染,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阅读材料”能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能活跃课堂气氛,给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因而充分运用好“阅读材料”,并巧妙地穿插,其教育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