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肖庆华
[导读] 在农村领域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化教学,是作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重庆市武隆区第二实验小学集团黄柏渡校点  肖庆华

摘要:在农村领域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化教学,是作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学趣为基准,加强教育活动形式的有效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全新的学习氛围下,实现兴趣和自主性意识的有效建设。下面,主要围绕在开展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学趣激发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兴趣培养
        前言:在农村领域,为了缩小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需要加强教育思想和方法举措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在小学阶段,语文所呈现的学科功能比较显著,作为农村教师在开展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趣激发为目标,加强教育方式的进一步开发与调整。让学生在全新的课堂氛围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主动的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保证整体教学的效率。
        一、合理发掘和利用绘本素材
        绘本是语文学科范围内一种比较有优势的教学素材[1]。因为其具有图文并茂的特征,能够为学生构建直观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插图的同时,加深对阅读素材基础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同时,通过绘本素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能够让学生对阅读这一模块产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阅读素材深入探索和发掘活动当中。因此,在农村教育领域,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加强绘本素材的进一步发掘,并根据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加强绘本素材的合理应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就绘本中所存在的插图信息进行有效剖析,根据自身的认知体验进行合理的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的内化文本中的基础内容。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微笑的猫》、《鲁滨逊漂流记》等一些绘本素材呈现给学生,引导其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深入阅读。
        二、构建直观、生动阅读情景
        在农村教育领域,随着多媒体教育载体的普及,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在教法和活动实施载体方面进行合理的创新,加强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的合理应用。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基础性的课程内容进行课件的有效设置。通过情景的创设来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并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情景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有效的内化和理解基础性的课程内容。
比如说,教师在针对《桂林山水》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与文章中所描述风景相关的实际情景。将现实生活中的景物图片和动画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直观的呈现,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条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想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观察和联想的过程中产生对课程深入学习的兴趣。



        不仅如此,教师在组织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多媒体的支撑下,为学生播放一定的影视剧资源片段,或者通过背景音乐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组织趣味、自由的朗读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讲,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更能够让其产生学习上的兴趣[2]。因此,在进行教学讲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游戏化思想的全面贯彻。在针对朗读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设置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在情景呈现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有效的内化基础知识,也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理解能力的有效培育。
比如说,教师在针对《草船借箭》这一内容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先对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人物进行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文本中的主要内容,并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四、强调以学为主的合作探究
        对于小学生来讲,合作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更能够让其产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整体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以学趣为支撑加强教育环境的合理规划与调整[3]。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践行以学为主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在分组的情况下,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探讨。
        例如,在针对《慈母情深》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其通过分组的方式,就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进行深入的探究,并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情感领悟.或者,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相关的拓展任务。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搜集相关的文学素材的,自主的进行文章创作,在个性化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学趣的激发。
        结论:依前所述,学趣培养是新时期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教育目标,同时也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实现深化改革的前提基础。在小学阶段,为了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产生兴趣,作为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学趣的层面进行深入考虑,并对具体的授课方法进行多元化创新。通过绘本素材的有效发掘,情景的构建,游戏的组织以及合作探究活动的规范性落实,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习动能的有效激发。
参考文献:
[1]李斌.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J].学周刊,2020(16):69-70.
[2]岳小宝.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9(22):108
[3]周道清.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也“活”起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