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方向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朱艺
[导读] “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体育学科作为促进人身心健康的科目,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朱艺

摘要:“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体育学科作为促进人身心健康的科目,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加之“终身体育”意识的提出,更对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也将深入探析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基于此明确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新方向,在突破原有教学束缚中打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新世界的大门。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中体育;教学方向
        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说到“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从侧面强调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更贴合我国新时期终身教育理念要求,为高中体育课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指引。
        那么究竟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一、终身体育思想内涵分析
        90年代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终身体育这一新教育概念,强调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发展个人的运动意识,让个人能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其含义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指个体的体育锻炼从生命开始贯穿到生命结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一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指在终身体育思想知道下,确保体育教学的体系化、整体化,在个体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领域中提供给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二、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方向探析
        在正确认识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前提下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就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从终身性角度考虑。
        1、深化学生认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要想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课程。一方面教师要抓住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强调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从总体认知上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则要抓住每一节课的教学前五分钟,强调本节课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时刻认知体育活动,实现思想深化。当然,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及时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体育锻炼活动,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在参照教师、配合训练中获得自我体育意识的发展。
        2、培养运动习惯,适应终身体育需要
        “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教师要想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将运动习惯的培养放置在课堂的重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实现有序锻炼。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的能力,要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特定的每周体育计划表进行打卡制度,这样能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实现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有效培养,也能够让学生每日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其次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上及时纠正学生的运动活动,如有的学生在跑步时含胸驼背、不会正确的呼吸,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法,学会体育运动,才能够适应学生后续的自我体育活动。
        3、延伸体育课堂,开展丰富体育活动
        高中体育教师尽可能的将体育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保障体育课时的基础上给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不自觉形成体育运动意识,从而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且延伸体育课堂能够充实高中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能够提高高中体育课他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两操”,即早操和课间操来开展定期的体育训练,让学生形成体育运动习惯;其次教师可以在校园内部开展运动竞赛、体育课外活动等,如班级拔河比赛、校级运动会等,这都能够让学生们广泛的接触体育运动,感受体育的趣味所在,进而实现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建立;其三教师可以在学校内部组建篮球兴趣小组、排球兴趣小组等多种兴趣小组,挖掘学生的潜在体育能力和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4、建立线上平台,传递体育运动资源
        高中体育教师要积极的迎合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高中体育线上教学“云平台”。在线上教学云平台中教师可以及时的上传有关的体育运动资讯、体育球星资料、体育运动技巧视频等,这些丰富的体育内容以及体育资源都能够补充体育课堂的教学缺漏。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登录线上平台进行体育知识的二次学习,且在课后运动过程中也能够根据自己的运动需要进行资料的搜集,能够有效支撑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
        5、关注能力培养,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当然,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需要学生的体育技能做保障。因此在开展高中体育课堂技能教学时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要采用多元化且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给学生新奇的学习体验,学生也能够在丰富的体育教学形式下更有效的掌握和记忆体育运动的要领。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压力大大减弱,学生也能够在实现自身体育运动能力的有效发展的同时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提升。
        结束语:
        “活到老,学到老”,将其具化到高中体育教学科上便是“活到老,运动到老”。这虽然是一句趣谈,但恰恰与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相对应。高中体育教师也应当基于此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的多环节,在明确的教学方向指引下建构具有终身教育色彩的体育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郭鹏.如何将终身体育意识灌输于高中体育教学之中[J].教师,2019(24):112-113
[2]张家勇.终身体育意识的高中体育课程开展[J].高考,2018(18):276-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