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张莎
[导读] 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张莎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要想达到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体育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发展学生的兴趣,让兴趣作为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第一驱动力,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才能够顺利达到。
关键词:高中体育、兴趣培养、对策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要想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高中体育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中协调教学多环节,让学生能够快乐体育、快乐参与、快乐锻炼。
        那么如何在高中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落实体育教学活动。
        一、精选教学内容,考虑学生需要,丰富体育课堂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培养有着直接关系,倘若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富有竞赛性和趣味性,就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需要,练习时代发展,在基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做教学丰富。
        1、考虑学生兴趣,引入趣味体育游戏
        游戏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在高中学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很喜欢放松性的体育活动,游戏便是教师最好的选择。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如“贴煎饼”、“撕名牌”、“计时赛”等穿插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学活动阶段、教学收尾阶段等各个阶段,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实现体育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2、联系时代发展,引入新型体育内容
        教师要练习时代发展,将新兴体育教学内容引入到高中体育教学课堂上。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见解,另一方面做教学补充,吸引学生参与。如广场舞的出现是很好的体育锻炼形式,如“气排球”作为新型体育活动也可以引入高中体育课堂。
        二、营造和谐氛围,有效师生互动,唤醒学生热情
        学生的情绪处于持续变化阶段,为了让学生时刻在体育课堂上保持着积极、有趣的姿态,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才会增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
        1、多用激励语言,鼓励学生参与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当学生第一个达成体育活动时要予以表扬、当学生敢于突破自我时要予以表扬、当学生运动训练规范时要予以表扬,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体育课堂的成功快乐,从而提升学习自信。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持耐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学生出现体育学习问题时引导、启发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信赖教师,才会爱上体育学习。



        2、热爱尊重学生,课堂有效互动
        教师要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挚的爱,学生才会和教师从感情上达到和谐统一,才能够“信其师,亲其道”,实现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培养。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关爱学生,在学生需要时出现,与学生进行伙伴式交流。
        3、及时针对指导,落实因材施教
        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要适当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针对的指导。这样能够及时调节个别学生的失落情绪,让体育课堂整体处于积极状态,个别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迅速摆脱困境,投入趣味体育活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三、采用趣味教法,开展游戏活动,加深学生体验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为了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应当创新体育教学的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育训练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体验,让学生自觉发现体育运动的快乐所在。
        1、采用设疑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所谓设疑,就是教师以提问题的形式将每节课堂的教学内容变为问题将其变成一种诱因,来促使学生的兴趣发展由潜伏状态转移到活动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进行三级跳远时,教师可设计疑问,让学生们思考自己在起跳时会将自己想成什么,落下时又会想成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进行反复的跳远练习,很快能够掌握跳远要领。
        2、采用情境教法,掌握运动技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暗示、角色效应的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促使学生达成体育训练的目的。如在进行耐久跑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追赶敌军”这样的情境,学生能够在趣味的情境之中带着积极的情绪完成全过程体育活动。
        3、采用小组合作,优化体育训练
        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们之间形成最优搭配,学生们也成为了体育训练、体育教学的“小老师”。这能够将体育课堂的空间全部开放化,给学生新奇的体育训练体验,也是高中体育教师落实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打开体育世界大门的金钥匙。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从内容选择、氛围营造、教法设定三个角度考虑学生需要、满足学生兴趣,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快乐学习的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甲波.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J].新作文:教研,2020(04):167-167
[2]田文权.浅谈高中体育的教学方法[J].南北桥,2020(02):190-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