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编版教材中,挖掘文本“表达训练点”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张小红
[导读] 本文主要以在部编版教材中的《语文新课标》为标准,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挖掘文本“表达训练点”教学策略以及与微课的融合。

福建省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小红  365400

摘要:本文主要以在部编版教材中的《语文新课标》为标准,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挖掘文本“表达训练点”教学策略以及与微课的融合。
关键词:表达训练点;策略;课堂教学;微课
        在部编版教材提出将语文中语言训练教学作为重点,其内容是阅读、习作和口语,所以,老师应该挖掘教材中的含义,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以及文本表达的形式,尽力使读与写有效的结合,提高语言能力。本文将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与微课相结合,浅谈挖掘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文本表达训练点。
        一、文本表达训练
        (一)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文章的灵魂是其核心内容,文章的框架是其骨骼。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在布局方面都会有一些特点,根据其要求,对于语文的教学,老师应该把重点放在“篇章”上。
        例如,在学习《桥》这一节课时,这篇课文大家应该耳融目染,语言非常有特色,所以,在教学初期,老师常常将重点放在精巧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学习以及动作、语言描写。当老师还沉浸在课堂的正常氛围、学生丰富的交流之中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就渐渐的发现出问题: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在什么时候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又是在什么时候学的?在课上让学生们学到语言表达的是什么方法?对此情况,老师需要反思自己,构造新型教学方式,增加语言表达教学内容,让整堂课的语言表达点上升到了应该有的层次上。
        (二)找出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
        在课堂之中,需要让学生展开思考,让他们能说话,首先要从课文中的关键词开始。文章可以围绕着关键词来进行设计,让学生们可以积极的说话,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在诗歌的教学中,可以找出关键字的诗歌是很显露出真情的。所以在教学诗歌的时候,需要深入理解其字的意思,在脑海中浮现出当时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理解字中所展示出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中心围绕一个“忆”字展开,每句诗中都会有一个关键字“独、逢、遥、少”,诗人因为“独”而常常客居他乡,自身很寂寞,因“逢”佳节而又非常怀念故乡,因离家“遥”而想起了朋友们,却又因此又有“少”一人的惆怅。这四个字的感悟可以加强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感受作者的远离家乡的复杂情怀有非常大的作用。



        二、微课与语文课堂的融合
        (一)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时间短、高效率是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就是预习文本、课堂练习、复习归纳。虽然这些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但是都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与要教的课文有关的微课视频,先进行预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比如在教学《麻雀》这一堂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微课视频,让“老麻雀就小鸟”的动画视频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老麻雀的勇敢以及母爱的伟大,让学生可以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教师与时代共同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微课可以说得上是文本的精华版本,它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将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呈现在课堂之中。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有诸多好处。比如,可以锻炼教师的审美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逻辑表达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提升教师对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提升教师适应文本的速度。总体来讲,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学能力,才能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语文。
        (三)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语文的认知以及兴趣
        在以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机械化的教学以及听课,教师一味的快速讲课,也没有在乎学生能不能跟上讲课的速度,不停地在传递知识,学生边听边记笔记,只是想把知识记录在笔记上,并没有过脑子。而微课的出现正好改变这一点,学生比较充满好奇心,微课能够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更加感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兵张嘎夺枪记》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相关背景知识通过简短的视频有趣的呈现出来,有效的避免了以往课堂的枯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从而能快速的理解课文中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个关于微课的作业,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且在第二天在回过头来感受一遍。微课可以提高课堂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亲切度,将学生与语文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教师的表达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互结合。让语文教育更加高效、更加充满吸引力,从以往传统枯燥的模式中抽离出来,让学生作为主体以及核心,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结束语:在部编版教材中,挖掘文本“表达训练点”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来进行训练,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对于学习语言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马成.立足课堂,抓实口语表达训练[J].硅谷,2010(03):170+203.
[2]张志公.语文表达训练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小学语文,2007(10):1-1.

 注明: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市级课题:“表达型”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点”的挖掘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190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