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闫小旦
[导读] 当前我国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学校管理层应当加强完善和改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从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有效推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教育局   闫小旦  048200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学校管理层应当加强完善和改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从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有效推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要更好地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还需要教师以及学校管理层深入分析解读新课程改革发展内容,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真正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学校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够使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问题探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新课程改革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必须满足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教学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探究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相应的技能相结合,充分发掘出学生的潜力,进而让学生明白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因此,如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新,是因为其是以前的教育模式不曾涉及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解决和完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1.小学教学管理相关概述
        1.1小学教学管理的定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小学教学管理指的是校长、行政人员以及教师等人员在学校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途径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调节控制,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并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过程。
        1.2小学教学管理的内容
        (1)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调节与控制。
        (2)教学过程管理
        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以及成绩考核五部分构成,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主要由预习、听课、复习构成。
        (3)教学业务管理
        教学业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管理水平,目前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教学业务管理主要针对的是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管理。
        2当前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落后
        当前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制度,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甚至制约了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完善当前学校管理制度,从而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教学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存在问题
        教学管理者自身对小学管理的态度,会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实施。很多教学管理工作者经常会出现以下观念:一是认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十分简单,并没有研究的价值,而且花费太多的时间考虑小学教育工作没有必要;二是认为小学教学管理只要利用以往经验就可以了,不需要严格地分析每一届学生的不同。这种陈旧的理念或管理模式,不但达不到好的教学成果,更严重的是管理工作做不到位,影响到教学工作,使学生感受不到好的学校氛围,学生的成绩和自身素质得不到提高[1]。
        2.3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小学教师受教育程度不高, 专业能力不足, 在教学中常常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一刀切” 的方式授课。小学生年龄较小, 需要教师的合理指导, 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但一些小学教师没有根据学生情况设置针对性的学习任务, 学生无法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按部就班进行“填鸭式” 教育,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因此,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当前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务。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是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点,因此,学校必须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节奏,与其保持相同的步调共同发展。以往的旧教学管理理念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主角都是教师,而学生则经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毫无课堂体验,所以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热情也大大降低,这跟新课程改革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相比可谓大相径庭。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不是凭借一时冲动就能改变的,在改革之前,学校要从教学的全局出发,对小学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的思考,确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应该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然后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制订切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一定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3.2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
        教学管理之中教学是小学的主要任务,基于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的要求,传统纯黑板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创新式教学需求。考虑到当今数字化时代发展迅速,课程知识信息的交流在互联网上也越来越丰富,文化与信息的介入速度越来越快,有向针对于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结合数字化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实现精确化、质量化的教学效率。必要课程可以考虑网络授课的可能,但应权衡利弊,只有合理结合数字化媒体的跨时空性与个性化特点,才能充分实现创新教育模式的整体优势。于学生的课外时间,在课程作业方面可以打造相应的课程交流平台,所建设的教育平台应富有趣味性、吸引力等特点,为培养创新型综合素质学生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3.3结合教学管理创新,优化课程设置
        围绕小学课程展开创新模式教育管理的渗透,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于经济市场对于小学创新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上,确定小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分析市场需求结构与人才结构,科学合理的预测未来人才需求动势走向,进而优化小学专业设置。调动师生参与小学课程优化的设置,面对不同新时代背景需求下的多样性、灵活性,通过所利用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个性化创新教学,提供学生自我学习与创造的空间。在创新式教学管理之中,加大小学教育力度的同时,开设各种课程的教学制定,打破专业方向区域限制,形成学生课程之中的主修、副修、选修的合理搭配,锻炼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教育之中的新型人才培养[3]。
        3.4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育的根本在于老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老师的良好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水平。所以要加强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育,让教师更多的参加自身教育培训;在聘请教师的时候也要有相对应的教师水平规范。这样一系列的措施,能最直接地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抛除只重视成绩的观点,在督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贬低、辱骂、暴力举动等不良情绪,要有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做到一视同仁。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路,让学生善于思考,增强发散性思维.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主动学习。学校也可以积极引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备课,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讲座,让教师们接触更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生动性,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4]。
        结束语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提高小学教育也是国家教育方面较为重视的一项。通过新课程改革可以避免教育上的错误方式,从而促进教育发展。合理地运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的对策,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效率,给学生创造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都达到最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旭光.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14(24):173-174.
[2]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21+23.
[3]姚向芹.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学管理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
[4]高玉贝.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 ,(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