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唐晓堃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日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现阶段中职学生培养的重点,也是新时代对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唐晓堃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日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现阶段中职学生培养的重点,也是新时代对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然而,经过大数据调查发现,核心素养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及提升空间,尤其是在2020年版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充分促进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建立及形成。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手段;研究探索
        中职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随着时代的进步,2009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新出台的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好学生的文化基础,提升共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基于对中职语文课堂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研究,合理阐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力争在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重视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寻找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为新时期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挖掘课程专题职业素养基础点,培养中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
        新的语文课程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并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过去的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换,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兼顾字、词、句、段、篇的组织形式。在进行中职语文知识点的教授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出语文教材每个专题有关的职业素养基础点,并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研究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时发现,不少专题内容都直接针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及未来就业需求而设计,并在语言应用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构建上也有着较强的引领。为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应用好教材的专题教学,深入挖掘素材,研究素材中的职业素养基础点,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及生活打下良好基础[1]。
        例如,在进行“中外文学作品研读”专题教学时,从《好雪片片》一文中,找到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切入口,由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来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牢骚:比如空调温度不够低、食堂太拥挤等等,从而指导学生要擦亮慧眼,去发现并感受身边的美,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年迈的老人为了挣钱给孙子读书当起了拾荒者;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灾区捐款的贫苦人群等相关素材,教育学生无论身处于什么样的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必因为职业的不同而上升到人格的高低,要积极把握好身边的点点滴滴,从微小的事情中了解自我,改变自我,成就自我。
        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前授课时,要充分研究好专题教学内容的精髓,善于把握住关键主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合理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如,在教学“中外文学作品研读”专题的《卖白菜》一文时,通篇课文可以分为“第一段故事的开端写年关将近,母亲为贫困所迫决心要卖掉仅剩下的三颗白菜。第二段故事的发展写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经过。第三段故事的高潮写母亲因文中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通篇文章展现出母亲这一无私、伟大的形象,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做人要讲诚信,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2]
        二、凸显课程专题知识与能力融合,构建中职学生良好核心素养
        在进行中职语文的授课过程中,以高教版教材为例,基础模块共八个专题,职业模块4个专题,拓展模块3个专题,每一个专题又以主题相对统一的篇什组合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群,所应对的学习任务及侧重点都各有不同,而基础目标主要是以构建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并以发展学生良好未来为重要指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可见,构建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是整个中职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大方向。首先,应在整个中职语文的学习阶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融合,其中既可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又可以为帮助学生尽量接触社会而打下基础。其次,语文知识点的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对话练习时,要保证自身语音清晰,用词合理,意思表达明确,同时教师也要合理为学生提供好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及机会;而写作是加强自身文体利用的基础。


在当前社会下,不少企业对于人才的文体写作应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有良好写作基础的学生,更能适应难度较高的工作。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合理侧重地选择与未来工作职业相关的文体进行实际训练,例如,求职信、应聘信、申请书、项目报表、投标书、劳务合同等等。同时注意实践情境的建立,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求职、就业及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现,继而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信心[3]。
        例如,在进行“职场应用与写作交流”专题《应用文-单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整个单据的写作手法,并根据所处职业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单据写作教学,比如费用报销单据需要写出报销内容-附属单据张数-报销金额-合计总数(需练习大写数字)-提交给领导进行审批等;而费用支出证明单据中也要写明主要用途-金额-附属单据张数-主要管理人员签名等.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文体写作,对提高学生应用文类实际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深入课程“言”与“意”的转换提升,利用核心素养强化学生语言运用
        语言表达与交流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正确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具备适应学习与生活需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素养。可知,语文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要充分应用语言进行表述,将自身所要表达出来的重点运用语言的方式阐述出来。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言”与“意”的转换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及表达方面进行一个合理的提升,通过“言”与“意”的转换来阅读文本内容,继而产生出理解与感悟。而“言”与“意”转换的合理性,能够帮助学生学习阅读,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继而完成整个学习专题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
        在“言”与“意”的转换过程中,学生进行文章阅读会从语言的表层逐步向内涵深层进行融入,并在深度理解后,再现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悟出文章所要表达出的哲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与文章本身进行深入的对话,让学生在交流与阅读的同时,耐心与教师沟通,理清自身的理解思路,从而向着文本更深处迈进[4]。例如,在进行“中外文学作品研读”专题教学《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文章题目“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立于山脊”的“我”的小屋,又指“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寄托了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抒发了热爱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通篇课文的整体思路,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会使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等,并且在课程开始前需要先为学生建立一系列导入问题,如,“同学们有听说过海市蜃楼吗?它是因为什么而形成的?”“看完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写的空中楼阁是什么?”等,然后请学生分别在文中找到有描写山与小屋、树与小屋的段落,继而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语句来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境,比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表达的是在山之中,小屋的出现犹如眉眼上的一颗痣,看起来古典又美丽;“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天空掠过一只飞鸟”表达的则是水面如镜子一般,只有其上飘过的帆舟及空中的小鸟能够展现出其生动且灵活的基调……
        可见,在整个中职语文有效课堂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渗透与融入语文核心素养,将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合理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师也要积极探索研究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和策略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长期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强化文化背景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同时,合理促进学生在掌握语文综合知识及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提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文燕.以小说《项链》为例的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9):277-279.
[2]王立颖,滕传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职业,2019(06):75-76.
[3]高华成.关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与思考——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J].职教通讯,2017(27):27-29.
[4]金张泉.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小说教学实践与探索——以《项链》教学为例[J].职业,2017(11):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