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家校共育支持机制的构建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赵蕊 黄正萍
[导读] 家校共育已经是一个屡见不鲜的话题。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小学校 赵蕊  黄正萍

摘 要:家校共育已经是一个屡见不鲜的话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亦或是学校,把学生的完整人格塑造、学习能力培养都看作是最为重要而又持续的事.以学校为主体搭建的家校共育桥梁在2020年伊始,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期间受到了挑战与检验。疫情期间,全国学校都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模式。由于学生学习主阵地的改变,对于学校的管理、对于教师的授课、对于学生的学习、对于家长的参与都是一次重大考验。家庭与学校联手让教学模式稳固推进、有效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构建家校共育支持机制就是实现这一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作为特殊时期的新型教育模式,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家校共育支持机制,只有在稳定完善的机制支撑下,才能实现家校共育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家校共育;支持机制
        家庭作为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与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始发地,其地位常被忽视。在疫情期间,家庭成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家庭教育的效应就尤为凸显。但由于家长没有老师的专业能力,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化,部分家长变得焦躁难安与束手无策。学校作为主体专业性机构,试图通过对家庭教育实施引导与家校共育理念的构建,去唤醒家庭与学校承担同为重要的教育责任,促进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育学生。在家长无法代替老师的专业性,教师在线上授课的管理局限性,加之部分学生在家学习能力低下等诸多的问题下,学校想通过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支持机制来形成一定的配合度,继而共同培养学生,达成最佳育人系统。
        一、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强德育活动的开展
        受当前疫情形势的影响,教学活动正悄然发生着转变。转变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更是对学生教学方向的转变,需要学校、家长与教师为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相应的机制建立。在学校整体统筹管理下,班主任与每一个家长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空间,并积极了解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记录学生现状的同时,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打造一对一的家庭德育活动课程,由老师指导家长执行德育活动。我们设计开展了拼一拼、做一做、编一编、写一写、创一创等劳动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在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在家庭环境里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和指向能力的培养。让家长也能用更为系统地路径、科学的方法陪同孩子进行线上教学,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意识与能力。通过一对一的家庭德育活动开展,学校可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成长数据库,为学校科研提供更详实的数据信息支撑。总的来说,家校教育机制的建立,其核心就是教师与家长进行双方的学习,互相指正缺点学习优点,形成一股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家校教育平衡[3]。
        二、家校共育机制中注重家校合作的氛围
        如果想要构建好合理的家校共育机制,增加教师与家长合作的氛围,就必须要在课堂中利用多种方式及渠道为家长创立出良好的介入方式[1]。特别是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运用的线上学习过程中,引导家长融入到班级的管理,充分使家长能够理解班级的管理方式,共建家校共育制度,让孩子在家学习期间不会散漫,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理清家校教育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并且也要让家长充分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找寻相关资源从而帮助学生,这样不但可以建立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性,让家长在某些程度上亲身体验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特点,并且还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从而了解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在线上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方式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在授课的时候也需要自己融入其中,并且事先准备好课程所需要的相关网络知识点,然后教师在提问时说出一些较难问题,学生难免会有些解答不出来,继而教师同学生说“大家可以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给出正确的解答哦”学生在得到这样的启示之后,必然会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继而让家长合理的加入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2]。和谐的合作氛围,能促进学生线上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
        三、家校联动配合中实现教育力量的整合
        在当下疫情肆虐的特殊情况中,家校教育的合力能够有效帮助家庭与学校实现真正的双向沟通,摆脱以往家长与教师互相沟通尴尬的情况。线上教育模式的推出能够有效的帮助家长与学校之间实现教育氛围的形成,而网络的实时性也能帮助家长与学校之间形成同步教育、同心思考、同力进行。而身为教师,在家校教育中需要做的是开展各种各样的家校教育活动,让家长对于学校以及学生在学校中展现出的另一面进行了解。而身为家长,则是应该在家校教育过程中,对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提出一些真诚的意见,为班级家校教育的推行尽一份力,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所有的孩子进行努力[4]。在实际家校教育中,具体措施如下:
        1.身为学生的班主任,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家长完成德育活动的执行,帮助学校收集班级家长对于学校以及班级的意见。将意见整理后,对出现的问题与学校方面进行沟通,迅速高效的做出反应争取在家校教育中实现作为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一道重要桥梁。
        2.身为学生的家长,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家校教育活动都应该积极参加,在活动中应该做到积极参与。对于学校的一些工作,家长应以认真的态度全力支持。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意见进行认真采纳,为家校共育出谋出力。
        3.身为学校在做整体统筹下,也要始终支持与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各种层面帮助。做好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之间的工作安排,形成一个大脑智慧库,以便于高效解决出现于班主任与家长通知出现的现状问题。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有效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鼎力配合,而通过“教师步入家庭、家长进入课堂”理念的点点融合,将家校共育理念全方位注入到家庭与教师对学生教育的全面举措中。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共育活动,继而拓宽家校的联系,加深家校合作方向,创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方面面,促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有效构建家校共育支持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娟.创新五化,家校共育生根,教育生态优化[J].文教资料,2019(34):152-154.
[2]赵锦,张译允.家庭因素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影响及家校共育模式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26-27.
[3]李俊艳.家校共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小学区级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思考”策略之一[J].亚太教育,2019(09):181.
[4]卢红伟.家校共育图发展 多方合力赢未来——共生共长、五位一体的中小学家校共育策略[J].江西教育,2019(Z2):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