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径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3月第6期   作者:马宁
[导读] 新时期新面貌。相较于过去而言,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马宁
        济南市友谊小学 250014
        【摘要】新时期新面貌。相较于过去而言,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助力。当下教育成为热门话题,是诸多家长的关注的重点。学校必须要保证教育的有效性,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管理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目的,在班级管理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新时期;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途径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德育教学,焕发德育新生机,让学生们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促进学生们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踏入系统化的学习之中,身心正处于启蒙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们若被消极思想所影响,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价值观。反之,如果学生们接受正面教育,有助于塑造其乐观向上的人格,培养其美好品质,帮助其明辨是非,树立良好价值观。笔者从小学班主任的视角出发,就如何在班级管理之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提出几点策略:
一、以身作则,渗透德育教育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在校园之中和学生的来往十分频繁。不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可觅得班主任的身影。小学生还没有树立是非观,思维能力较弱,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模仿对象往往来自于班主任、家长以及同龄人。而班主任,是权威的象征,如果班主任能够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势必会对学生未来的德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1]。班主任必须要明确自身的重要作用,从自我出发,强化个人素养。明确一个班主任的职责,不断学习优秀管理经验,丰富个人知识理论体系,增强道德素养,提升艺术水平。以得体的言行,对学生们带来正面影响。在日常班级管理之中,以春风化雨的形式,渗透德育实现。在学生们面前,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以班主任为参考对象,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培养高尚的品格,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比如说,小学教材之中要求学生们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懂礼貌的人。这些知识理论对于小学生而言,只存在于的课本之中,没有联系具体生活,一些小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实践。这时候,班主任就可以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校园见到同事时,微笑打招呼。见到学生时,微笑问号。见到家长时,微笑聊天。和学生们共同参与到班级日常之中,让学生们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爱上劳动;为规范小学生的写字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保证字迹工整,一目了然。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跟随教师的一举一动,强化德育思想,提升道德素养[2]。
二、组织活动,渗透德育思想
        对于小学生而言,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他们对班级的热爱之情,让小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归属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班主任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在班级范围之内,开展多种班级活动。班级活动要具备趣味性、个性、创造性[3]。让小学生全面投入其中,接受德育熏陶。班级活动,能将平面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立体。以实践活动传递德育思想,可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比如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年生日,班主任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组织召开班级活动。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互联网、图书等途径,搜集与建党有关的事迹,整理发言稿,在班级活动中发表个人感想。形式不限,题材不限,内容不限。学生们在整理的过程之中,逐步了解党史,看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他们为了赶走敌人,保卫家国,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在艰难的环境之中,奋勇抗争,即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无疑是良好的德育教育。教师还可以利用我国传统节日,比如说重阳节、中秋节等,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孝顺长辈、尊敬师长、团结家长的美好品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德育思想的全面浸润。让德育教育不再流于表面,实现其真正价值[4]。
三、家校合作,渗透德育思想
        小学生频繁接触的场所,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家长同时也有相同职责。家庭是小学生放学以后长时间呆着的地方。家庭氛围,切实的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所以,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积极合作,保持紧密联系[5]。与家长保持良好互动,将小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针对小学生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协商,找出问题根源,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现在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小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班主任要定期为家长们发送德育教学的相关信息,让家长不断学习,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样的,小学生在家庭之中出现了问题,家长也可以及时寻求班主任的帮助。家庭与学校共同合作,实现对小学生的动态关注,让小学实现全方位的德育浸润。
        比如说,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通过微信,及时与家长尽心沟通。以微信为联络渠道,定期为家长们发布的德育教育视频,让家长们积极观看视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转载国内外权威专家的育儿文章,或自己撰写教育心得。让家长们在科学引导下,正确开展育儿方案,提升教育质量。
四、关爱学生,渗透德育思想
        教育需从心出发,以爱为前提。一个教育者如果没有爱的支撑,那么教育只是流于表面,无法与学生建立有效互动[6]。当教育者用爱发电,开展教学活动时,那么教学质量往往能够快速提升。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之中,要以爱为出发点,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呵护学生。以耐心、细心、恒心去对待学生,让学生们在温暖、公平的班级之中,实现健康成长。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健康向上、温暖和谐、阳光乐观的班级氛围。
        比如说,在班级之中,有的学生内向,有的学生自卑,有的学生敏感。班主任为开导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就需要走进学生,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班主任就可以定期和这些学生交流,给予他们鼓励与关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呵护,通过私下谈话,逐步解开他们的心结,让学生们重新树立自信心,以更为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人生。班主任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一视同仁,对学生们循循善诱,让他们有所进步。当学生们犯错以后,班主任要耐心引导,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斥责与体罚。这样学生日后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可妥善处理。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德育浸润,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结束语:
    在日常班级管理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德育渗透,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以良好的品格,得体的态度,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组织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丰富德育形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让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元宏.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J]. 科学咨询,2021(6):231-232.
[2] 王勇. 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 考试周刊,2021(4):155-156.
[3] 燕亭. 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2021(35):161-162.
[4] 谭文静. 网络时代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分析[J]. 文存阅刊,2021(24):132.
[5] 柯玲女. 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J]. 读与写,2021,18(4):295.
[6] 丘月榄. 小学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的探讨[J]. 文存阅刊,2021(15):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