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钦
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 福建漳州 363107
摘要:政治教学对学生思想品质与政治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初高中政治课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三观”塑造的关键阶段,而初中政治与高中政治存在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有着巨大不同,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初升高政治学科的衔接。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为例,从初升高政治学科衔接的重要性,到浅谈初升高政治学科的现状,探讨如何衔接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衔接;路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不仅在教学的内容上,而且在思想体系上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初三生进入高一后,政治学科的知识点大量增多,难度也大大加大,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出现部分学生学不来政治学科,学不会政治学科,以至于产生排斥心理。因此针对学生在过渡阶段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更好的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衔接。
一、初升高政治学科衔接的重要性
初高中政治学科是连贯一体的教学课程,初升高政治学科的衔接问题关乎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关乎到学科的教学体系。实现初升高政治学科衔接有利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有利于学生掌握初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系统,理顺初高中政治学科学习的基本脉络,进而更好学习和理解学习政治学科的部分知识难点;二,有效的初升高政治学科的衔接,有益于教师的教学,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础性知识不用花费太多的教学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安排给重难点。如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框题,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梦的含义、意义和做法,因此在高一政治学习中,本课的基础内容,教师只需要适当在提及,而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把时间留给学生自行思考与反思。三,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思政课堂是德育课堂的主阵地,有效的初升高政治学习衔接,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更好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最终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前初升高政治学科衔接的存在的问题
初三临近中考,学生和教师都有中考压力。很多初中政治教师会整理简要的知识提纲让学生背重点记忆知识。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政治学科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甚至认为只需要自己会编就可以得分,初中三年学习六本书,涵盖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真正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但是到了高一,很多同学就发现原来背一背,编一编就能得分的科目,现在连及格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新高一有分必修和选修的教材,共7本,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必修的角度,涵盖四大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与发展的历程、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律、哲学与文化,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貌。其中涉及的专有名词,不仅要“死背”,而且还要理解性的记忆。部分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就打了“退堂鼓”,教材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教材的后半段很多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的摘录和节选,使得学生“一头雾水”,摸不清教材用意和考查的内容。另一方面,高一学生学习9个学科,时间分配上不合理,对政治学科的重视不高,出现一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边缘化”,不会主动花时间学政治,导致成为他们不敢选择的科目,从我校近两年的高一学生选科情况上看,选择政治学科的人数少之又少。总之,学生初升高后,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初升高政治学科存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上的较大差异。这务必引起教师的关注。
三、初升高政治学科衔接的途径
2020年9月,福建省高一政治开始使用部编版思想政治教材,相比于旧教材,新教材不仅仅是重构理论知识,重塑知识体系,而且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课程学习上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人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师教的方面和学生学的方面,提出以下初升高政治学科衔接的途径。
1.钻研教材,详略得当的讲授教学内容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较多框题主要探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围绕学生个体展开,教材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及国情教育等。但是高中阶段,政治学科的知识覆盖面更广、范围也更宽、难度也加大,学习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等方面。为了更好达成初升高政治教学的衔接,教师首先需要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特别是在初三教学期间,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延伸到高中的一些知识点,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时,可以介绍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结合时政知识,如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大会,简要延伸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内容。而高中政治课教师,也要研读初中政治教材,了解新高一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所侧重,初中学过的,到高中只需适当的延展,而没有学过的一些专有名词,除了进行新课的讲解外,还要花一些时间给学生消化、理解新知识。这样能够顺利衔接好初升高这个阶段,利于学生能够逐渐理解高中的政治学科知识,缩短两者在能力上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在进入高一政治学习上不会措手不及。
2.研读课程标准,优化整合初高中政治教学目标
初高中政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是二者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上有显著的区别。初高中政治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层次不同,表现为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而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更侧重政治学科知识的应用,关注政治思想方法的渗透。相比初中的试题,高中政治试题在文字量、阅读量上,明显高于初中阶段,以拓展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要实现初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就要优化整合初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过程时,准确把握初高中在教学目标上的差异。初中政治教师,普遍为学生打下思想认识的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发展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向。如七年级教学目标侧重个体的角度,养成心理健康习惯,教会学生如何看待生命、孕育青春的问题;八年级教学目标侧重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教会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掌握基础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九年级教学目标侧重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形势,主要为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了培育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政治信仰。如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以及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我国的经济制度,提升学生在新时代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这也使得相比于初中政治,学生在高中政治的学习上有很大的难度,教师教学上有更多的要求。虽然二者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很大着不同,但是方向都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养成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3.改进教学方式,促成更好的衔接
初高中政治教学,开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这点上看,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地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促成更好的衔接,这不开老师的教学方式。初中学生比较被动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在多学科安排上,部分学生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并认为政治只要背一背就可以得到分数,平时做练习,甚至有一些学生只做选择题,对大题视而不见。上课乐呵呵的听讲,课后问了学了啥,摇摇头说不知道,或者有些好生,会考出漂亮的成绩,但是不会主动地去了解时事动态,国家大事。这些坏习惯,不仅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还影响了高中政治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改进教学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点,要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性的举措让学生“爱上政治学科”,养成会刷新闻的好习惯。比如,本人所教的初三班级,学生一开始对政治学科热情度不高,我接手后,安排4人为一小组,其中是一个好生带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一个学期进行至少两次的小组时政播报,每个同学都有相应的任务,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其他小组派代表进行点评,在适当的时候,还给予表现好的小组奖励。这不仅局限于新闻播报,还可以用在平时的背默检测、考试前订立小组目标、PK赛等,并且要给获胜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如八年级上册《以礼待人》,我设计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课中知识点,最后联系自身、联系国家进行课堂小结,课后给予一些奖励“抽盲盒”。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中,这有利于高中政治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初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任务,初升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要有效的衔接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使教师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徐艳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J].神州,2018(2).
[4]谭昆.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6(5).
[5]卢方昕.谈谈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
作者简介:邓艳钦(1988.12~),女,福建漳州,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中学二级
详细地址: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中骏四季阳光二期13号楼705室 邮编:363107联系电话:18396287667 1575073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