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忆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福建省三明市 365000
摘要:对每个人来说,视力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幼儿,良好的视力更是确保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所在,目前,幼儿视力保健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幼儿园和家长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因此,广大幼儿园和家长应该进行密切配合,充分认识到幼儿视力保健的重要性,探究视力保健的有效方法,并共同保护幼儿视力健康。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园协作教育;幼儿视力保健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幼儿视力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幼儿园和家长要运用有效方法,保证幼儿的视力健康,为幼儿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幼儿避免视力问题的困扰。同时,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广大幼儿园教师要肩负起有关教育职责,将课堂教学和视力保健进行有机融合,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一、影响幼儿视力发育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遗传因素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关于影响幼儿视力健康的成因,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其中遗传因素是主要原因。许多专家和学者也相继发现:父母等直系亲属具有视力健康问题的,幼儿有较大几率会出现视力问题;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眼患者,那么幼儿患先天近视的概率要远远大于视力健康家庭出生的幼儿。由此可见,父母视力情况能够对幼儿视力造成直接影响。
(二)家长对幼儿视力保护的干预不到位
因为幼儿年纪尚幼,暂时还不具备相关的视力保护意识,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监督幼儿的视力保健情况[1]。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家长应该注重眼部保健知识的积累,以此来帮助幼儿充分认识到保护视力的意义。不过这种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对家长的学历层次有一定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长文化程度越高,越会重视幼儿视力保护问题,会强效监督幼儿的用眼习惯,并予以及时纠正。此外,作为幼儿家长,一定要保证所学眼部保健知识的正确性。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很多幼儿家长基本都会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眼部保健知识,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广大家长要学会辨别,一旦学习了错误的保健知识,将会对幼儿的视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推荐家长通过权威正规的眼部保健机构和相关著作来获取保健知识,并详细传授给幼儿,这才可以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保护幼儿视力。
(三)幼儿园重视不足
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阵地,幼儿园承担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有些过于注重文化教学,从而忽视了保护幼儿视力的重要性,视力保健意识较差。同时部分教师也对幼儿视力缺乏正确认知,盲目的认为幼儿视力情况是先天决定的,没有意识到后天眼部保健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幼儿园和家,因此,幼儿视力保健工作应该由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合作完成,给予幼儿科学的引导。但极少数家长却和幼儿园理念相悖,对幼儿视力保健工作持“放养”态度,这样一来,如果单纯依靠幼儿园的教育力量,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二、家园密切配合保护幼儿视力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园所对幼儿的视力保护措施
小朋友进入幼儿园后,在园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因此,加强园所对幼儿的视力保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必须重视和加强幼儿的视力保护意识,在幼儿入园开始,就进行相应的视力检查,建立幼儿视力档案,并且将档案派发给所属教师进行管理。教师每个月进行一次测试,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幼儿视力更加严重。园所应确保幼儿每天坚持午睡,对于学前班的幼儿,可以进行眼保健操训练。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幼儿缓解眼部疲劳,进行有效的视力保护。例如在进行室内图书学习时,应避免学生与书本距离过近。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坐姿和与书本的距离等,并进行提醒和干预。在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教具进行上课时,应在有限的空间内,保持学生与电视的距离[2]。教师要注意劳逸结合,两节室内课程要穿插一次户外课程,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的视力疲劳,让学生在欣赏户外景色的时候适当的看向远处,避免近视。
(二)加强家庭干预策略
除了幼儿园的措施外,教师还应该时刻提醒家长注意家庭干预。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将相关保护措施发布给家长,让家长了解保护幼儿视力的重要性,尤其是患有弱视的幼儿,更应该及时进行矫正训练才能够康复。教师要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并且引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干预。例如,针对幼儿的特殊性,教师应减少书面作业的布置,让幼儿回到家后能够得到足够的放松和休息,但是为了避免回家无事可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务类的工作,例如小中班的学生回家后给父母捶捶肩膀。大班,学前班的小朋友回到家后帮助家长洗洗袜子等,家长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这些记录下来发到群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样的作业不仅更有教育意义,也能够让幼儿回到家后有事情做,避免沉迷于电视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影响视力。
(三)加强家园配合
在幼儿视力保健的问题上,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双方通力合作,构建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为幼儿的视力健康打下良好基础。对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视力保健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多开展一些有关保护视力的亲子活动,例如:保护眼睛明又亮,小眼睛生病了等活动,活动中可以通过蒙眼等方法,让幼儿和家长了解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从而巩固幼儿的视力保护教育理念。通过亲子活动和家园合作手册等途径进行广泛传播,为家长科普用眼的正确方法和护眼的合理习惯,让家长真正意识到幼儿护眼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教师在学习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站姿,坐姿,而家长回到家长也应该起到辅助作用,提醒幼儿时刻保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保护好幼儿的视力发展。加强家园配合也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了解幼儿的情况,避免出现矫正不及时而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由此可见,加强家园配合对保护幼儿视力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视力矫正与成年人不同,只有做到随时监督,科学干预,才能够确保幼儿视力健康,身心快乐的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合理教育,重视幼儿视力保健工作,保护幼儿视力健康。同时,幼儿园更要积极履行自身的教育职能,加大幼儿视力保健的教育力度,并积极探索保护幼儿视力健康的有效方法,为广大幼儿视力的健康提供可靠保证,为幼儿创造幸福、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段青珍,江冰玉. 幼儿园加强幼儿视力保护的有效措施浅析[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21(4):120-121.
[2]黎艳丹. 家园合育,消除幼儿入园焦虑[J]. 教师, 2019, 000(014):91-91.
课题项目:2020年三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课题《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动中保护幼儿视力》(jsfk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