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3月第6期   作者:樊国伟
[导读] 高中物理是理科中思维性、逻辑性、关联性极强的一门学科
        樊国伟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  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高中物理是理科中思维性、逻辑性、关联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也是高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物理的学习和物理成绩的提高。因此深入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的方法,为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培养;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探索,广大专家、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让高中生成长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有能力的人。新课标特别强调各学科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逻辑思维和学科特点,新时代的学科教育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素养的第三条即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可见高中地理极为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意味着学生思考模式、认知模式的提升和优化,意味着学生能更好地分析、处理、解决各种问题,对学生的一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各项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难培养的。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思维定势,对于很多物理问题不知如何解答,也不会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去尝试解决,加之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对物理学科久而久之丧失学习兴趣。因而,提高学生各项思维能力对于物理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来说说一些解决策略的重要性。
        (一)便于理解高中物理知识点
        高中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有着很大的抽象性,不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往往不求甚解,不会解决问题,但是若是老师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万有引力、机械能,像这样的物理专有名词往往很难理解。但是,若是老师利用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再辅以老师对于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联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不断巩固基础知识,最终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说的就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变化,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往往需要进行适当的科学探究。而探究肯定会涉及各种猜想和假设,这就需要运用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当然与此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有效培养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策略
        很多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一定的训练形成的。同理,学生学习物理的各项思维能力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在日常学习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复杂、抽象的问题,如果运用寻常的方法是很难解决的,并且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也不会另辟蹊径进行变通,但是如果学生拒赔一定的思维能力,他就会发挥各项思维能力用以分析题目,建立相应模型,从而解决问题。下面就来说说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物理实验都十分的复杂,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从而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授万有引力这一章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网上下载别人做过的关于万有引力的实验的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既节省了课堂时间、保证了课堂效率,又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万有引力的相关知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此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开展实验,亲自操作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再者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简言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只有亲自实践了,才会深刻的记住与理解,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亦是如此。例如,老师在教授加速度一章节时,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利用模型小车和游标卡纸进行加速度试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记下相应的数据,画出对应的图像,之后老师在给予一定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所画的图像和记录的数字在大脑中组合、加工,使得学生自己建立起有关加速度相应知识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得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
        发散思维是我们一直崇尚的思维模式,具有发散思维才能对一个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才能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
        物理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并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他们以智慧的眼睛去探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有时候严格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压制了学生的思考,也摧毁了学生发散的想法,让学生如同木偶一般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高中物理老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想。例如,在讲解圆周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这时学生会充满兴趣,激烈地交流:“车轮子,摩天轮、钟表指针、风车等”。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学生各项思维能力。而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老师借助一些必要的工具,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对于高中物理解学而言,老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一切努力来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立卫.谈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5):84-85.
        [2]石娟.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探讨[J].技术物理教学,2013,21(003):58-59.
        [3]冯艳艳.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学习),2017,000(003):84.
        [4]张云太.基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分析[A].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2019.
        [5]胡志宾.“探索在前教材在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A].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