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 610097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当人体出现支气管肺炎时,应积极接受治疗。临床医学针对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抗炎、对症处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恢复健康。支气管肺炎多数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比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儿童和体弱老人。儿童中以2岁以内的小儿为好发人群;老年人中以支气管肺炎的感染率较高。在对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时,治疗效果是患者以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那么哪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最好?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支气管肺炎疾病,才能进一步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支气管肺炎是什么?
支气管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的支气管壁和肺泡炎症,被感染的人群会表现出发热、咳嗽、咳痰症状,以儿童、体弱老人以及久病卧床者多发支气管肺炎。在治疗时,根据病原体不同,选择对应的抗感染治疗效果最佳,才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恢复健康。
(1)支原体肺炎的病因有哪些?
基本病因: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等在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生长繁殖,从而导致肺组织充血水肿,渗出黏液性物质,从而使支气管管腔狭窄,最终引发支气管肺炎。
诱发因素:患有传染病、营养不良、麻醉昏迷等情况下,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防御能力较差,对于病原体的清除能力降低,在外来细菌或病毒入侵时,无法及时阻挡,由此造成支气管肺炎。
(2)支气管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典型症状:患者会表现出头痛、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全身症状等。
伴随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四肢发凉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嗜睡、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当人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积极回答医生的问题,有利于医生确诊。在疾病确诊之后,也不要过度紧张,积极接受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恢复健康。
二、支气管肺炎怎样治疗才好?
1.一般治疗
对于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水和电解质补充,纠正酸中毒。
平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若患者存在进食困难情况,可采用临时静脉营养,帮助患者补充能量,维持营养。
及时清除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存在支气管痉挛和水肿时,需要接受雾化吸入治疗。
氧疗与呼吸支持: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鼻导管或面部氧疗,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咳嗽、咳痰处理:当患者出现排痰不畅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症状特点,选用祛痰药物,采取雾化治疗或者体位引流等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痰液排除。
降温治疗:当患者体温过高时,可选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冰毛巾擦拭,若患者的体温依然不降,可选用退烧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谨慎选择。
2.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在对患者用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身体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以及用药安全。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口服药物,若患者住院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口服或者静脉输液的方法。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针对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对肺炎链球菌针对治疗时首选青霉素,流感嗜血杆菌治疗时应首选阿莫西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支原体、衣原体而导致的支气管肺炎患者,当患者对青霉素药物过敏时,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帮助患者控制感染,一般用药疗程为10~14天。
抗病毒药物:适用于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支气管肺炎患者,当确诊患者属于流感病毒,感染者可利用神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三、预防支气管肺炎的方法有哪些?
1.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
在婴儿时期需要注意小儿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同时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多带婴儿晒太阳,能够防止佝偻病,预防营养不良,以此也能够有效预防支气管肺炎。注重小儿体格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能够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
2.防止急性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应尽可能的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尤其是体弱的婴儿,在感染之后,容易发展成肺炎,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婴幼儿的呼吸道保护。
3.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已经患有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因此应注意预防并发症。对于入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而言,应注意隔离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综上,支气管肺炎多发生在年老体弱、婴幼儿和久病体衰的患者中,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保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