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朱瑾
[导读] 中国一直是乙肝大国,这不仅与国家人口基数大有关

        朱瑾
        四川宝石花医院 610213
        中国一直是乙肝大国,这不仅与国家人口基数大有关,也与一些其他因素息息相关譬如饮食习惯,导致此种疾病给中国居民带来了严重困扰,严重影响到了广大乙肝患者的健康问题。若是想要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就必须加大对乙肝疾病的了解,曾有教授用短短的一句话概括了乙肝治疗期间对于病情展开有效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保持对于乙肝病情的长期管理,才可使患者做到长命百岁。”临床研究也已表明,施加有效病情管理的乙肝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自身肝硬化及肝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变化性的发展过程,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可以从非活动性状态发展成慢性型肝炎,最终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疾病的出现。此种病情逐渐加重的发展进程,是在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研究证实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目前还不能借助临床手段被完全根除,这也就表示了慢性乙肝患者需要坚持长期随访和长期病情管理。
        1停止服用乙肝药物之后复发率较高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使自身疾病保持在长期稳定状态是他们的治疗追求,而乙型肝炎则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形成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感染此类病毒就很难将其彻底从机体内清除出去。患有此种疾病之后,乙型肝炎病毒开始在患者机体内持续性生长,容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并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其他的相关并发症。当前临床广泛被应用的口服类抗病毒药物以及干扰素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转录过程,但是很难彻底将存在于肝细胞内的病毒完全清除,绝大部分患者在停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乙肝病情复发的迹象。
        目前临床专家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总体疗程划分成了三个不同层级,第一阶段的治疗旨在借助抗病毒治疗将病毒复制持续性低于可检测水平,避免病情向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能够达到这一质量目标,即被临床视作达成了基本治疗目标;此后,第二阶段即将停止服用药物之后不出现疾病复发称作令人满意的治疗目标;而临床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实现转阴。
        由于在整个治疗期间,临床医师很难根据患者用药期间的表现来判断患者在停药之后病情是否会重新发作,但却可以依据临床指标来进行预估,譬如在治疗过程中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的患者,病情往往表现得较为稳定,不太容易复发,所以临床医师也将e抗原血清学转换作为评判患者是否能够停药的参考指标。然而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如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借助的药物为核苷类似物,那么这类患者即使是在e抗原血清转换且坚持一年左右巩固治疗之后再停药,也仍有较高几率会出现病情复发。所以我们认为这些临床指标都并不能完全代表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周期已然可以结束或对于其病情的发展监测已可结束,还是应该要考虑是否需要坚持长期治疗或在患者停药之后保持密切的长期观察,一旦出现任何复发迹象,都应该要再次接受长期治疗,以确保疗效得以维持。
        2静止状态的乙肝病毒数年之后也有可能再次活跃
        我们既可以将亚太慢乙肝指南作为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期间的指导性内容,也可以将其作为患者后期较长管理期间的指导。指南当中表明,应该要将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视作长期的状态,保证长期管理。由于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存在差异,所以长期管理过程中所需贯彻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年纪较小且无活动性肝脏炎症的乙肝患者是可以暂时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由于该疾病正处于免疫耐受期,即使病毒本身表现出较高的复制水平,但只要肝脏炎症反应不够强烈,或未在肝脏组织学检查当中发现病情有所进展,都可以暂时不用接受抗病毒治疗。即使如此,还是应该要考虑到近期状态下的乙肝病毒,在数年之后也随时可能出现再次活动迹象,所以保持长期的随访,监测病情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通常情况下,慢性乙肝患者应每隔6~12个月针对自身病毒复制水平以及肝脏功能进行临床检测。因此,对于暂时还未表现出肝脏炎症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而言,长期管理就意味着长期随访;如若患者已经表现出了肝脏炎症损伤,就应该要立刻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肝脏处具有炎症的乙肝患者,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非常活跃,肝脏已经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组织性损伤,那么只有借助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才会使得病毒复制能力被有效抑制,同时也能够改善已出现损伤的肝脏细胞,个人病情发展也会逐渐步入稳定期,但由于此时还未彻底清除体内病毒,所以大多数患者在停止服药之后还会再次出现炎症。可见,对于表现为活动性炎症的慢性型肝炎患者而言,对于自身病情展开长期管理就意味着坚持抗病毒治疗。
        3即使达到停药标准后也应继续进行巩固治疗
        由于临床慢性乙肝的复发率非常之高,所以大部分临床医师出于保险起见,都会要求患者在达到停药标准之后,仍旧坚持巩固治疗。所遵循的亚太指南当中已经直接指出,使用口服类和肝类似物的患者即使在血清血转换后,也需要再继续坚持一段时间的巩固性治疗,避免停药之后病情复发,而需坚持的治疗时长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如若患者此前为HBeAg阳性,那么需至少坚持三年的巩固治疗;若患者为HBeAg阴性,需要一直坚持治疗直至HBsAg被清除、出现抗-HBs血清学转换,或者也可以在HBsAg被清除之后继续坚持一年的巩固治疗。我们可以切实从指南当中的这些明确要求看出慢性乙肝患者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达到停药标准之后,仍需对于停药之后的相关症状进行严密监测,从而判断病情变化,如若感觉到自身病情开始反复,应该要立即重新展开治疗。然而临床上还有一些已经出现肝硬化及肝衰竭症状的严重患者,这类患者由于自身病情非常严重,所以必须要坚持抗病毒治疗,以确保能够将病毒复制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这部分患者的乙肝长期管理则意味着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千万不能够随意停止服药,一旦乙肝复发就会使患者个人直接面临肝衰竭这种致命的危险境地。
        总而言之,慢性型肝炎的疾病发展及疾病治疗都是相当漫长的过程,患者需要在治疗期间坚持长期科学用药,保证做到定期随访,以便于根据病情的发展及时更换药物种类或调节用药剂量,当然在病情发展较为良好的情况下,也可视患者临床诊断指标采取停药策略。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要尽可能选择抗病毒疗效较佳且耐药发生率较低的治疗药物。我们需要知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一条漫漫长路,只有坚持好乙肝的长期管理才能控制好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逐渐改善我国乙肝大国之一现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