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怎么管好“嘴和腿”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王丹
[导读]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王丹
        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医院  611130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长期的血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以严重影响心脏、血管、神经、肾脏、眼等器官组织功能性损害及衰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的医疗技术,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根治糖尿病,故控制高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血糖的良好控制需要“驾驭”好包括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这“五驾马车”,其中饮食和运动是基础,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既可以减轻胰岛?细胞负担,协助维持血糖在理想水平,还可以维持合理的体重,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是患者代谢理想控制的关键因素。
        马车之一,饮食治疗: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嘴”?合理控制摄入总热量,平衡膳食,多种营养物质摄入,定时定量定餐,少量多餐是饮食总原则。
        1.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尽量不吃主食就不会升高血糖,但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是人体的主要来源,占全天总热量的45-65%,所以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人每天200-300g,除了日常吃的米面,建议适当加入粗粮,如“荞麦、燕麦”,薯类等,粗细搭配,代替部分米面。2.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油脂摄入量少于25-30g,尽量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或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榄油等,少吃动物内脏。3.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功供能是促进人体酶和激素活性的重要物质,推荐蛋白质摄入量占供能比的15-20%,成人每公斤体重0.8-1.2g,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畜肉和禽肉,鱼肉提供优质蛋白,可适量多吃点,每天一个鸡蛋。4.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的来源为蔬菜、菌藻类食物,它们可以延缓血糖的吸收,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因此要多吃这类食物,蔬菜至少500g/日。5.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均衡饮食、乳制品摄入可促进钙、锌、镁、磷等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选择低脂乳品或无糖酸奶,每日的奶量需要摄入250-500ml。6.限盐限酒:每日摄入食盐应控制在6g以下,限制酒量。

7.水果的摄入是糖尿病人经常担心的问题,既想吃,又怕吃了会升高血糖,水果中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水果都属于低GI食物(GI是指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如果患者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可以选择在两餐之间适量吃,且选择含糖量偏低的水果,不易食用蜜枣、柿饼、葡萄干、果脯之类的水果,如果血糖不理想的患者,可以选择黄瓜、西红柿等食物替代水果。8、专柜糖尿病食品也是很多患者困惑的问题,这类食品上多标注着无糖食品,患者认为可以不限量的吃,不会升高血糖,但其中的很多食品所含的淀粉、脂肪、蛋白质仍然很高,故这类食品仍需限量食用。
        糖尿病患者怎样管理好自己的“腿?,作为糖尿病五驾马车之二的“运动马车”,主要通过肌肉的活动,加速葡萄糖向细胞内转移,加速葡萄糖的分解,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使糖尿病患者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1.运动前注意事项:研究认为1型糖尿病患者处于稳定期、2型糖尿病以及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进行运动锻炼,但是以上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出现急性感染、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严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足以及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不能进行运动锻炼。在运动过程中需调整好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用量,避免空腹运动,准备一双合脚、舒适的鞋子,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需随身携带糖果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能评估自身对不同运动的反应以及运动期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2、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持续进行可以促进体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消耗,控制体重,增强心脏功能。合适的项目有快走、慢跑、骑车、跳健身操等。无氧运动时氧气摄入量低,并且动作强而快,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还没来得及分解,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样会在身体中产生较多的乳酸,运动后人体会感觉到疲劳、肌肉酸痛和呼吸急促,因此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
        3、运动的时机及锻炼方案:饭后60分钟是运动的好时机,每周坚持3~5次锻炼,刚开始运动时每天可以连续进行10分钟的有氧运动,之后运动时间可逐渐延长至30~40分钟,运动前需要进行5~10分钟的准备热身运动,比如保健操或步行,之后可以慢慢增加运动量,提高关节和肌肉的运动适应能力,运动后要有5~10分钟的放松活动,比如按摩、慢走。运动后需要评估运动量,运动量不足可表现为运动后无汗、没有发热和脉搏的变化,运动量适宜的表现是运动后稍微出汗,轻松愉快,有稍微乏力感,休息即消失恢复,血糖下降为达标,若运动量过大的话可出现大汗淋漓,胸闷、气短、全身乏力,休息也难以恢复的情况。
        糖尿病是需要长期控制随访的慢性疾病,我们要正确认识糖尿病,学习糖尿病知识,无论是否启用药物治疗,饮食和运动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应根据医生建议,定制专业个体化治饮食运动治疗方案,真正运用糖尿病“五驾马车”科学防治糖尿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