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国
济南市平阴县孔村中学250400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将枯燥乏味的书本概念变成可视化的微课视频,结合讲解和图像演示,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前提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本文结合微课在初中高效物理课中的应用与组合,提高微课教学水平,解决初中高效物理理论知识与运用知识之间的矛盾,推进初中高效物理课建设。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应用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迎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从单一的教科书研究向各种各样的研究,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微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应用是在满足物理教育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个别教育需求。在改革新的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在一般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积极接受新的技术,把微课程技术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融合微课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 帮助后进生迅速提高自己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有少数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在有限的课堂里,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其他学生差得多。即使面对这样的学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微课资源,快速提高理解能力,这对提高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效果。
1.2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生刚刚进入物理学科,微课的优势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新学科的主动学习。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传统课堂与微课相结合。传统课堂知识可以通过音频和图片进行总结,并展示重点和难点。微课学习物理学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重要而难的内容,解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问题。
2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就现阶段而言,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主要以初中物理教学课程为主。在基于微课的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必须充分考虑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制作相应的课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物理知识重点的划分和微课主体的明确工作。微课视频不仅需要讲解单个知识点,还需要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是为了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但是,就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目前很多教师对微课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微课的应用优势和自然应用的效果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微课不能保证。此外,也有教师认为,微课不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微课只是学习的补充手段。在这种模式下,课本中的系统知识会被剥离开来,虽然能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述,但很难形成系统,会形成知识碎片化的现象,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些时候甚至连最基础的课本都不如,不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习的效果。
3 提高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3.1 重视预习,利用微课技术加强预习效果
为了让课堂上的课程顺利进行,基本条件是有效的“预习”。通过预览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只在课后将材料分发给学生。通常,老师会问学生问题,然后让他们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很多学生在第二天早上选择忽略预习或学习其他学生的预习结果,导致预习成绩不佳,课堂表现不佳。 利用“微课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兴趣。 同时,微课技术中的“打卡”功能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制约。 例如,沪科版在“熟悉而陌生的力”一章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前分析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从基本概念入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生活中的“力学”知识,形象化“力”的作用,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以“力”为理念,制作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微课,分发给不同班级的学生,让学生认真学习微课的内容,鼓励学生解决相关预试题,标记预览中的困难或困难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使用多种指导方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随机测试,准确定位学生本章的知识点,这个指导方法有成为特定指针的重要性。注重提问的全面教育,不仅能在时间内把握学生的预览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3.2 在物理实验课上运用微课
在中学的物理教育过程中,有很多物理实验相关。有些实验需要使用特殊的装置。但是,我国大部分中学都面临着设备不足和不能参加物理实验运营的问题,教师经常在教室里进行演示和集体实验,教育效果非常好。在初中物理实验教育中应用微级有助于有效解决当前问题,学生明确理解各种实验装置,观察各种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教育的效率。例如,沪科版中在“液体压强”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设备不足、课堂演示难、实验效果难以展示,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首先教师在实验阶段需要准备好仪器,包括U型管压强计、烧杯、橡皮膜等,各种拍照制作PPT的器材,实验的名称、功能和用途装备都体现得很详细。接下来,教师需要进行3个不同的演示实验,记录教育用的微级。第一个实验是测量同一液体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在第二个实验中,测量同一液体的压强和深度之间的关系,在第三个实验中,测量同一深度但不同的液体和压强。最后,教师必须总结并分析实验的内容和结果。这个也可以以微类的形式执行。在微级应用中,教师减少了课堂演示实验的进程,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提问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3.3 传统教学融和微课技术,突破重点难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形象教学”就是以“兴趣”为基础,将学生从抽象的物理学习中解脱出来,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呈现课堂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了实现教学的可视化,教师通常以制作相关教学模具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微课技术”的出现让教学更加直观。比如课堂教学的“惯性定律”部分,老师利用“微课技术”制作微课软件(包括视频、简单动画等),结合学生的发展来展示给学生相关的机械动作并相应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建立“惯性”运动的概念,通过微动画,直观感知的作用,通过观察可以区分物体的受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可以介绍课堂上的机械现象,骑车过程中的刹车等等。通过这种弱“物理”、强“生活”的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刺激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的兴趣,打破章节重要而难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4 微课开展情境化物理教学
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创建高效教室的关键。但是,在物理教育中,很多教师不能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妨碍学生建立高效的物理教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以微课为载体,以“情景教学法”为钥匙,为学生打开快乐学习的大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沉浸在快乐的情境中,还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产生兴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与物理课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更好地将微课带入课堂,促进微课与物理课的融合,落实好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微课与物理课的融合。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锋.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试析[J].家长,2021(13):119-120.
[2]陈国贞.微课——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J].中学理科园地,2021,17(02):59-60.
[3]沈学军.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措施研究[J].新课程,2021(17):147.
[4]郑永新.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17):150.
[5]梁志光.试析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1(1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