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樊艳艳
[导读] 高中阶段是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为学生大学时代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的时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
        樊艳艳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810003
        摘要:高中阶段是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为学生大学时代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的时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当前,高中教育改革不断发展,高中数学情景教学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情景教学能将抽象化、概念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对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高中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注意力集中度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相对不足,而数学又是一门极为繁琐复杂且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要求极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保证数学教学成效。而基于高中生的这一特点,情景教学模式逐渐的被广泛应用,并且经证实发现,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成效有着极大的便捷帮助。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景式问题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优化情景式问题设计,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巧妙地将情景和数学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文化,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情景式问题教学的设计,合理地将数学教学情景化,以学生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对教学环节以及内容的设计,促使数学教学更具有丰富性、生活性、灵活性,以此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以及技巧,促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2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创设模型情景,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让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具有明显的进步,既要降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学生要想学好高中数学,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这些能力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任课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更好地适应高中时期的数学学习成绩。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在课堂当中创设模型情景,把原来抽象的知识和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和需要解答的问题。通过直观的模型,让学生看到高中数学当中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模型情景,可以受到更多数学思维方面的启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数学当中的难题。
2.2利用情景教学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仅是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是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对于高中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科学合理的教学情景会激发出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情景模式中,然后在教学情景中锻炼自身的问题思考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也能在数学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培养出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和举一反三的数学思维。
2.3丰富高中数学情景教学内容
        在新时期中丰富数学情景教学的内容是提高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丰富高中数学情景教学内容能不断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同时进行大胆尝试探索,不断完善高中数学情景教学内容,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发展。

第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课堂的设计,根据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问题,联合实际将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加入数学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根据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于数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能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第二,在高中数学情景教学中设计任务化的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在丰富数学教学情景内容的基础上,以任务考核的方式进行情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情景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布置数学学习任务,同时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调整任务难度。
2.4创设生活情景,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压力
        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学科,将数学看得过于“神圣”,在正式开始学习前,就给自己“数学很难,我一定学不会”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无疑会阻碍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在这种心理暗示下,稍遇困难,学生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选择放弃而不是进行深入思考,本来能够学会的知识或者可以解答出来的题目,也会显得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心态,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连接起来,降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接受数学。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当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放松下来,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轻松上阵。
2.5运用实践情景,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高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单调的数学课程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创造合适的教学情景,构建趣味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巩固学生的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由于高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数学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相辅相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改观,对数学不再产生畏惧心理,使其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总结能力。
2.6问题情景的创设趋于思考性
        高中处于初级教学阶段,对于学生塑造性要求较高。在高中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景模式,结合有趣的图片,故事短片等,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专注力以及对于数学的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来提升学生们对于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给学生们保留较多的思考探讨时间,使情景教学模式更加完善。最终保证学生们整体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充满学习兴趣,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地参与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也让高中生在情景模拟中掌握了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情景模拟实践中,从而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士波.多媒体辅助情景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12).
[2]袁佩琥.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分析[J].孩子天地,2019(36).
[3]徐夏俊.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
[4]周春梅.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新课程,2020(37).
[5]南旗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