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陕虹
[导读]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决定了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陕虹
        河南县寄宿制中学,  青海 黄南州   811500
        摘要: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决定了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语文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然性。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教育内容,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心理健康;必要性;渗透对策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所拥有的主动意识及相应的进取精神得以提升,使学生的健康心理素养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各类知识进行吸收,并且将相应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成果,使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自身所拥有的德语水平得以提升。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向学生对各类心理健康素养知识进行渗透,并且对其重要性进行有效的传达,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能够得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强。
1当前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其自身所拥有的现实能力相对有限,并且所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方法具有着高度单一性的特征,不能对语文教学教材所有的优势以及语文学科自身所有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探究。而仅仅以相对简单且单一生硬的方式,将心理健康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教育 效 果 无 法 达 到预期。此外,就我国生的综合心理现状而言,其自身的素质优化程度同样不容乐观。国家及学校需要充分的对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度予以提升,然而部分教师在具体的现今教育过程中,其综合能力相对欠缺,使其自身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无法对将心理健康教育予以融入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所采取的教学模式的灵活性相对较低。
2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根据游戏教学,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时候,可以结合游戏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心理建设的发展。对于阶段的教学工作来说,游戏教学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之一。所谓的游戏教学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给学生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结合一些知识趣味小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实现学习兴趣上的提升与发展。对于生来说,他们这一年龄阶段都是比较贪玩的,教师通过结合游戏教学的方式来落实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学习的过程中,会对知识形成极大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一种积极进取和高昂的精神。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也能够带来极大的好处,从而是实现学生学习意识和能力上的提升与发展。以《白鹭》教学为例,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工作,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生字词,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涵知识,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里阿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个句子的涵义。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对白鹭这种动物的形成一定的理解,逐步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并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方式,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针对这一篇课文教学活动来说,其中心思想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结合这一主题入手,来给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设计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园实地环境中,采用白鹭模拟扮演的的游戏,来调动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活动,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正面情绪也能够的得到树立,从而培  养学生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意识。
        2.2对个性化课堂进行设计,使学生对心理健康能够获得进一步的优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其心理层面的教育与学科教育相比难度更为突出。由此,语文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语文课堂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对各类课程内容进行灵活化的设计,使心理教育内容与语言结合自身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合作化的语文课堂进行有效开展,以多媒体模式使整体课堂所具有的生动性得以提升,使学生能够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语文知识进行重要性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自身的情操寓予以陶冶,使其今个人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举例说明,在对荷花进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对荷花进行展示,并且引导学生提升对荷花的喜爱,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进行时的讲解,使学生在对荷花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提升其心理健康。
        2.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信
        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情绪是有影响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紧张。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心情愉悦,轻松自然,情绪高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对于其表现迷惑的地方,要主动解释;在课堂提问中,对于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不要轻易否定,要多鼓励和表扬。例如,在《蟋蟀在时报广场》这篇童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蟋蟀的口吻(第一人称)叙述这只蟋蟀的遭遇,对于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有磕巴现象,要及时温和指正和提示,在学生叙述完以后,要积极鼓励,照顾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此外,教师大可以与学生针对“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关系,名声财富地位和自由之间的矛盾”等进行深人探讨,由此纠正学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分析的内容来看,在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落实相应教学活动工作的时候,除了要给学生完成基本的知识授课,而且还需要注重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毕竟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仅仅只是在知识层面上获得了发展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心理整体出发,通过结合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工作。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靳桂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07):17+43.
[2]郭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1(05):183-184.
[3]胡恒香.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2021(05):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