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春明
池州市贵池区城西小学 安徽省池州市 247100
【摘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其中所纳入的古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古代诗歌的成就和发展过程。通过对古诗词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和落实审美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代诗歌;审美教育
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感受和领悟,而在语文教材中更是不缺少美。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其中大多数是以写景、咏物为主,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体现出古诗词的意境美和画面美,使这些古诗词具有清新淡雅的特点。通过以古诗词为出发点,对古诗词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恰当的引导学生去欣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转变,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
1.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教育的意义
古诗词具有精炼、言简意赅的特点,诗人往往通过几个字就可以生动地描绘出画面或表达出心中的思想,使文章具有较深刻的意境。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在学习中往往很容易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深入与诗人的思想进行交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会丧失了古诗词的教育意义,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古诗词的特点,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去深入思考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表层来看,审美教育是让学生在娱乐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和学习,起到对学生的德、智、体、美教育的补充。而从深层方面来看,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完善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可以将审美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或者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2.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审美教育的落实
2.1体会诗词的含义
由于诗词在语言上具有精炼、言简意赅的特点。诗词的句式也是诗人经过不断提炼写出来的,可以说其中包含了较丰富的语言艺术。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语言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并分析其中的写作艺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古诗词语言中往往包含着音乐美,由于我国最早的古诗词是以一种歌词的方式所体现的,因此,古诗词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的特点[2]。尤其是一些原始诗词,是古代人们在劳动中通过歌唱的形式所形成的,其中包含劳动人们的动作节奏和劳动热情。这些古诗词更注重韵律和诗意的结合,同时还强调诗词和句子数量的平衡和整洁,因此,当一首歌具有较高的吟唱特点的时候,我们在读它的时候,也需要进行节奏划分,以表现古诗词的密集、交替、整洁的节奏美,体现出古诗词的浓缩美和精确美。诗歌是诗人对语言文字的精确和简洁的使用,诗人在使用的时候却非常讲究,有时候往往只有一个字的改变却使得诗词的意味和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时候,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词一直以来被人们所传诵和赞美。而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绿”字的使用。
通过“绿”字反映出春天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天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使江南开始变绿。据说王安石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在“绿”的位置上先后使用“满”“到”等字眼,都不如意,最后,诗人苦思冥想,最终写出了“绿”字,从而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意境美。通过对古诗词字意的分析,可以给学生一种生动的美感。通过展示古诗词的语言美和风格美,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和理解古诗词的美,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2从诗歌意境角度,渗透审美教育
意境是古诗词特有的特点,主要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诗歌中往往包含的环境,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而意境主要是诗人通过对社会和生活场景的体会,并通过审美体验、品味、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于古诗词而言,在写作方面,诗人常常会将他们的内心思想寄托在客观事物上进行描绘,使自然事物也富有了人的感情,体现出场景融合的艺术境界。而诗歌中的情感是随着人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3]。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的时候,其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的诗句就包含了作者浓厚的情感。主要是描写诗人见到祖国山河破碎而伤感,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到动植物上,花如果能够感受,花也会留下了眼泪。通过细读和品味,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战争给诗人造成的巨大创伤,对诗人的思想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也使得这首诗的意境具有自然魅力和包容性。古代诗词大都融入了作者对意境的追求,因此,在学习诗歌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的意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诗词文字的含义去感受浓厚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思想,从而感受诗歌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让学生通过诗词感受到诗人的快乐和悲伤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揭示文章的内涵,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特点,从语言和词汇角度出发,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中某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在学习柳宗元《江雪》这首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绘河上的雪景。诗人在诗中使用“绝”“孤”“独”“寒江”等字眼表达自己对政治的失望心情。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通过细细体会了解作者文字中的含义,感受诗人文字的微妙,通过从文字去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客观场景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2.3学习古诗词中的情感美
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从语言因素入手,对古诗词的词句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通过深层次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美。例如在学习《赠汪伦》《9月9日忆山东兄弟》这些诗词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借助诗歌所体现出的情感美,增强学生对祖国、家乡和亲朋好友的热爱。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深入挖掘诗歌中的内涵,并引领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让学生感古诗词美,并学会领悟美,提高学生的发现美和欣赏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高文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的审美教育[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07.
[2] 闫兴业. 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读书文摘,2016(35):396-396.
[3] 李运峰.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 文渊(小学版),2019(6):608.
作者简介:
盛春明(1982.03——),男,汉族,籍贯: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