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林 秦中兰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408000
摘要:语文学科是最基础的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根本,语文的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高中教育对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视,符合当今社会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健全学生身心,完善学生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措施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的体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使命和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当前,由于部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效果不佳,因此必须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挖掘深度不足。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局限于词汇、句式和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内容教学,缺乏对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文言文和古诗词教学中只关注表面含义,未能从文章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渗透传统文化。其次是教学方法过于滞后,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同时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从而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最后是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度不高,未能体现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导致学生在知识体系构建和文化素养培养中遇到困境。尤其是教师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很高,未能从课外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也会导致传统文化渗透存在单一化问题。此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性不足。理论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等因素的限制,实践活动往往较少,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1 引导学生收集传统文化资料
引导学生收集传统文化资料是促进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收集传统文化相关资料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为提高学生高中语文综合学习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姓氏的传统文化材料。通过收集不同姓氏的来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姓氏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姓氏深入了解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和主动性。同时,所收集的数据也可以对拓宽学生未来的语文写作知识视野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为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
2 有效拓展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方式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作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突破。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引导学生亲近诗词,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通过参与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阅读教学活动,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读书角”活动,有效延伸语言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再比如,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及时开展传统文化“畅谈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喜欢的文章,从而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再比如,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开展“传统诗词竞赛”,从而利用学生勇于竞争的精神,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优秀素质和文化素养。
3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的认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优秀文章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为了缩短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从教材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语文课堂。比如,如在《兰亭集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这篇课文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在进入课堂以后可以先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为学生简单地介绍“序”涉及的传统文化,《兰亭集序》属于一篇序言,简称“序”,其主要作用是推荐某人著作、某种材料。古代的序十分丰富,有自序、他序、后序、小序等。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需要为学生讲解文章中的文化常识,如流觞曲水是古代的一种游艺项目,人们坐在弯曲溪水边,将酒杯放在水面上,任由酒杯漂动,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喝酒,或者是吟咏诗赋。通过教师这样的讲解,学生会对课文中传统文化知识有很深理解,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4 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涉及的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众多,简单的朗读、书法、古诗词鉴赏、课文中传统文化习俗、传统节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见证。而要有效的在教学中推进文化教育,应该合理选择文化教育的切入点,不能盲目,也不能专门挑文化知识进行渗透教育,这样反而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应该把握好教学的目标,根据教学的发展因地制宜的渗透文化教育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体会更全面,学习也能更具有效果。合理的找到渗透的区间,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管是备课还是搜集相关教学材料,甚至制作教学课件,都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科学的渗透,这样采利于教学的推进,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入的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顾秋红,解虹. 互联网视域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N]. 宁波日报,2021-02-18(006).
[2]张春霞,成晴晴.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中华少年,2020(04):207+209.
[3]刘婧.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高考,2020(04):128.
[4]苏兰英.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1):129.
[5]薛金梅.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0(03):95.
[6]邓彦英.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美育的影响[J].高考,2020(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