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高燕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数学的逻辑性和极强的严谨性,因此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难以进行并得以有效的开展的。
        高燕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小学 湖北 襄阳 441614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数学的逻辑性和极强的严谨性,因此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难以进行并得以有效的开展的。但是就目前教学的改革来看,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能够积极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当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后,学生能够进行对于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学习,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而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顺应社会的变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小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对于函数学习,就需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注意力,以及对于学习数学函数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函数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运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并没有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进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只有在兴趣和积极的态度推动下,才能够使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函数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环境的创设,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例如:在进行《反比例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依赖的信息化进行教学。如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比例函数的描述和思考,学生很难进行准确的描述反比例函数相关的信息和定义,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的观看,教师可以准备一段动画,其中是一只粉色的小猪和一堆食物,小猪不断的吃食物,却愈来愈瘦,进而小学生会好奇这是为什么,并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在学生能够给出结论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将小猪作为不变的定量k,食物为x,体重为y,通过动画的观看可以得出,x越大,y越小,由此可以列式为这就是反比例函数。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探究,进而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还要进行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比和比例》时,将学生带到篮球场上,让学生测量篮球架的高度。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并进行思考,让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但是学生通过探讨得出结论并不能进行实际操作。

这时教师就可以将一米五的竹竿立在球场旁边,再量得影子长一米,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这样做是什么目的,然后教师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例的方式,先测得篮球架影子的高度,再进行实际篮球架高度的计算。这样在讲解知识的同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在活动的过程中,将课堂气氛变得愉快轻松,进而使得学生既可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又获得了新知识,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教师还可以延伸,让学生自行进行旗杆长度的测量,教学楼的预估和测量。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巩固和复习,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意识的提升。
三、创造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有些困难的。因为数学的知识大多是抽象难以理解的,并且距离实际生活是非常遥远的。因此教师可以进行生活情境问题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于数学的学习。并逐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只是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进而促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例如:在学生学习圆之前,让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而不可以是方形的或者三角形的,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结论进行分析,并告诉学生是因为圆的中心叫圆心,而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轴在圆心上,当车轮在地面滚动时,车轴离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因此,车里坐的人,就能平稳地被车子拉着走。假如车轮变了形,不成圆形了,轮上高一块低一块,到轴的距离不相等了,车就不会再平稳。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利用制作桌布为由,进行问题的创设。教师可以问学生在制作桌布的时候,需要哪些步骤和材料,学生通过对于问题的引领和解答,能够逐步的进行测量桌子的长宽,然后进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周长知识的掌握,还能够让学生进行将生活的日常相关与数学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探究、完善不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禤美韵. 小学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2):78.
[2] 万见见.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 魅力中国,2021(1):270-271. DOI:10.12294/j.1673-0992.2021.01.419.
[3] 李燕清.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8):207.
[4] 曾婧. 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问题与策略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4):0046.
[5] 李晶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7):179.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37.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