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
萝北县共青学校,黑龙江省鹤岗市154213
摘要:线上教学是新冠疫情催生的产物,孩子们不能回到熟悉的教室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可是学习又不可以停止,所以国家全面倡导线上教学,这给老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孩子们也需要时间去适应。那么线上教学的教学效率如何保证,这是对老师的应变能力和驾驭网络课堂的能力的一次考验。本文就线上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三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线上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引言
2020年全国上下的老师都度过了一个加长版的寒假,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对于一直在线下面授的老师们,突然把课堂搬上荧屏,角色转变成了主播,还真是有点不知所措。教师们的困惑大部分都是:隔着屏幕感知不到学生,摸不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孩子们在家没有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家长忙于工作更是不可能时时在身边督促,这就会呈现一个现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老师也需要不定时鞭策,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老师怎么说也达不到最低标准,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不仅会倒退,教师在线上的教学辛苦也会付之东流。那么如何快乐又高效地度过云端学习生活的呢?策略有三。
第一件法宝——才艺展示
有的老师可能质疑了:语文不是艺术学科,哪有什么才艺可展示呢?错!语文向来靠听、说、读、写闯荡江湖,其中“说”更是展示风采的常用手段。疫情期间笔者在讲授八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一课时,有些犯难,这篇课文一定要让孩子入情入景的讲出来才能深刻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可是线上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呢?就算是平时课堂教学也不见得学生读得多投入,扭扭捏捏反而夹生。也许线上展示更具特色,更敢于表达呢。教师把课程内容讲完后,布置了一个作业: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恰当的音乐,把自己想象成闻一多,来一场讲演重现。结果意想不到的是,隔着屏幕,没有压力,放下了包袱,一段段精彩的讲演就这样腾空出世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了深沉的音乐,找来了根闻一多类似的大褂和围脖,还带加上了适合的手势,简直就是现场版最后一次讲演。平时不爱表达的孩子,此次视频作业着实让老师刮目相看,铿锵有力,把自己最大的音量都爆发出来了,他还留言说:老师我再读邻居真生气了!可见,他有多用心。事实证明,线上教学其实给了学生更多、更轻松的展示舞台,只要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备课,就会隔着屏幕展示别样的风采,提高学习得的自主性。
第二件法宝——思维导图
人对知识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学过的知识,一般人在24小时之内就会忘记大半,不去巩固复习等同白学,更何况是在线上教学,未知情况时有发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打折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复习方法,只是把书拿来一页一页的翻看复习,耗费大把的时间,效率往往不高,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兴趣。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勉强复习了,知识也是孤立的、零碎的,没有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细碎繁多。就拿古诗文来说,需要熟读、理解、背诵、默写等很多步骤去强化记忆,笔者线上教学时,《桃花源记》讲了整整5课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中考有几十首古诗需要重点讲解,平常复习总会出现复习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情况。
在线上想要让孩子们一次就扎实掌握所有重点知识,思维导图是一个不错的帮忙。每学完一首古诗,学生都要根据课上笔记用思维导图进行一次整理,这就是再次巩固的过程,然后再去做相应的练习,学生自然会理解得更透彻,很轻松就掌握了每首古诗的背景、易错字、重点句子,结构、主旨等内容,久而久之也学会了赏析古诗词的方法。这样学生画得几十幅幅古诗整理图,彩色的线条更是吸引孩子们愿意多次反复复习而不觉得疲倦。这样最,学生的知识掌握了,成就感也悄悄涌上了心头,哪首诗忘了,看一遍图,脑海中就会回忆出老师上课的画面。不仅仅古诗可以用上思维导图,文言文、现代文、三大文体知识点、名著都可以让思维导图来帮忙。回到线下,《水浒传》中繁多的知识点,学生也能倒背如流,记忆深刻。孩子们养成了用思维导图归纳的好习惯,记忆力和理解力也借着这一法宝有效提高了。所谓策略,实际是借助一个工具帮助孩子们找到自信,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平时的线性笔记,重点不突出,模模糊糊记了一大片,回过头来,连自己都不愿意多看一眼,视觉上没有冲击,怎么可能愿意复习。把线性笔记用思维导图展示,学生只需要记住关键词,稍加联想就把知识轻松记忆,还将脑海的指示建立了联系,对思维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
第三件法宝——小组比拼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学习方向,哪会拼劲全力的学习呢?线上教学更需要团队力量保驾护航。不论是才艺展示还是思维导图工具的运用,都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获得成就感的舞台,这时我们要用上小组合作学习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有把班级学生4人一小组分成了若干组。分组讲究原则: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个人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因素。利用钉钉或者微信,小组长建立微信小组群,并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A为组长,BCD为组员,再配上一个奖励机制:根据语文学习成绩给小组每个学生设立基础分,例如A同学基础分10分、B同学8分、C同学6分、D同学4分。当老师进行知识测试时,先把考试内容下发各组长,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复习,课上调整摄像头,当堂测试,假如满分15分,那么我们用每个孩子测试所得分数减去他的基础分就得到了每个人为小组所得的分数。我假如小组内每个孩子都得了满分15分,我们算算,A同学:15-10=5分;B同学:15-8=7分;C同学:15-6=9分;D同学:15-4=11分,不难发现,基础分低的孩子,越是努力,那么为小组积分就越多,贡献就越大,就会越有成就感。对于平时没有自主性的孩子,进入这样的比拼小组,真的不用再苦口婆心的催促,他们会主动为了小组的荣誉拼尽全力,这样就把学生懒惰的坏毛病也悄悄改掉了,他们不用催促,为了第二天的比拼宁可熬夜也会比别人多看很多遍,直到会为止,不甘掉队。试想这种团队合作意识的建立,也正促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的形成。线上适用,线下更适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拥有了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团队合作。
结束语
线上教学已经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时代在发展,固守成规必然走进死胡同,只有不断发现新问题,又不断地想出解决策略才能适应教育环境的改变。才艺展示、思维导图、小组合作这三种教学方法是实际存在的,就算没有疫情,它们也在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看教师能不能把它们挖掘出来,并合理的运用到课堂中去,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无限快乐。正如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就在其中,等待孩子们以之为乐。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希望通过老师们的不断研究、学习和影响,能给孩子们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也许我们就会在云端看到最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杨艳君,李建民.绘出精彩人生:广义思维导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朱景群.思维导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文汇,2017(118).
[3]王秀云.合作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汉宇文化,2018(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