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萧玉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党固小学 562100
摘 要:作为新型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方法在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中,切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但是需要教学者树立游戏化教学精神,遵循游戏化教学原则,科学设计游戏化教学方案,精准推进教学目标落实。本文重点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几点方法,希望观点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应用策略
引 言: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特征,学习者的数学思维能力影响着他们吸收学科知识的效果,小学生在这方面是短板,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处于劣势,很多学生遭遇难题且得不到解决后,对数学学习开始产生抵触心理,而构建有效课堂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可以帮助实现上述目标。游戏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者要以游戏形式展示数学知识、说明数学原理,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构建起新型师生关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目标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需要教学者能够立足教学改革标准探索全新工作思路。
1.立足教学目标抓住游戏化教学时机
构建游戏化课堂的依据和基础是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小学生年龄层次较低,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更符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以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带给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1]。小学数学教师要细化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在合理的时候寻找引入教学游戏的机会,以《认识分数》的知识教学过程为例,由于这是小学生初次系统接触分数概念,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启示和引导,引入教学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楚具体的游戏教学目标是什么,以分数概念教学为目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操作游戏,指导学生结合画图、剪纸、设计等操作环节,做一个蛋糕模型,然后尝试完成不同的“分蛋糕”任务,顺势提问,比如:“把你制作的圆形蛋糕从中间切开,分给你的同桌一部分,这时候你和你的同桌各自拥有这个蛋糕的多少呢?”,结合分割蛋糕的操作游戏,引入分数概念,降低分数概念的理解难度。再如,“加减法”计算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经常利用数手指的游戏指导学生运算,一方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说理力度不足,影响学生有效理解[2]。建议融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游戏,将班级学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学生代表“加”,一部分代表“减”,教师喊出口令,学生通过移动来完成“加”与“减”的过程,强化学生对于加、减过程和方法的领悟。
2.利用小组合作游戏激发学生探究思维
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都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学生是具有差异化特征的个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让差异化个体在思维碰撞过程中共同进步、生成资源[3]。小组合作游戏可以融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数学课堂的活跃度,为传统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以“加减法“计算教学为例,可以创设“小小运动会”的游戏情景,学生按照小组单位参与竞赛游戏,课前教师结合本课时主要知识点制作闯关游戏,学生合作闯关,最终比较各参赛小组完成计算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选出获胜小组,作为本次“运动会”的冠军组。合作竞争学习环境下,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强,且对于教学知识的记忆效率更高,利于形成高效学习的课堂学习氛围。再如,“克与千克”的课时知识教学中,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同样参与合作竞争游戏,比赛哪一组学生估算物品(鸡蛋、课本、铅笔、游戏机等)的结果最接近正确答案,最接近的小组作为获胜组,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关于重量单位的概念。
3.游戏生活化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这受学科知识影响,当然这也是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数学教学指导策略的核心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者片面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应用,导致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新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生活化游戏,在游戏中体现生活化要素,如“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教学中,创设购物情景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应用本课时教学知识的机会,课前我们可以给学生准备虚拟人民币,指导学生参与购物和销售的过程,不同的商品明码标价,学生需要在自己所拥有的人民币数值范围内选购商品,同时,购买者要通过加减法计算明确自己需要支付的人民币数值,销售者同样需要计算出自己需要给“顾客”找零的人民币数值。通过生活化游戏引导学生建立消费概念,提高学生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渗透圆、角、分的切换方法。再如,“平行四边形”课时知识教学时,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特性,我们也可以设计生活化游戏,针对图形教学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素材,以多媒体技术支撑动态展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应用案例,比如升降机、防盗门以及电动门等都充分发挥了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然后设计和这些案例有关的“逃亡”游戏,对比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逃生通道,使学生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生动、直观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
结 语: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集中体现出知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低下、数学思维水平不高等特点,为了提高数学课程指导质量,作为学科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无论是学科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指导方法,都应该不断转变与创新。本研究立足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分析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希望以上提出的教学建议有参考价值,期待未来游戏化教育理念能够进一步深入到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开岚.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21.
[2]孙荣成.浅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52):32-33.
[3]魏国平.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