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强
广西桂平市蒙圩镇中心小学 广西 桂平 537222
摘要:小学数学是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掌握对数的认识,学会简单的数学运算以及基本的计算公式,为后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根据调查显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合理的利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启蒙作用,在小学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学好数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新要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要求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原理完全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只有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才能为学生创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本文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迪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1、推动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更注重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后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了解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知识的启蒙和教育,学生刚从幼儿阶段转换为小学生的角色,许多学生开始不能适应这个转变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轻松地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冀教版第一单元“比一比”时,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对比的概念,能够准确的判断“高矮”“轻重”“大小”“长短”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比身高和比体重”的活动,让学生之间或者和教师进行对比,比一比谁高、哪个重,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在课堂利用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初步了解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事物和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为往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学习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教师往往更重视教学任务中的“教”,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在整个教学阶段就会形成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在思考问题时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陶行知教育思想则侧重于“教学做合一”,认为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结合数学规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通俗的讲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点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此,就要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目标,因为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而怎样学习就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遇到问题首先要依靠自己,不能过于依赖教师,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要合理的规划课程结构,在备课环节就应当围绕这节课的重难点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课前带着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其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独立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除了课前自主学习,教师还要合理的利用课堂时间。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探讨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而这一过程又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始终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注重解放学生的自由,只有为学生提供自由思考和言论自由的机会,才能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想象、创造能力才会对问题产生思考,应用所学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取得相应的劳动成果。而创造力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生敢于对一个问题产生质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产生疑问后才会让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然后主动思考得出结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少为学生提供主动提问的机会,一般都是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并且会引导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这样直接限制学生的想象能力,甚至出现学生想都不想直接说出“是或对”。还有的学生在回答错误后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学生的自信心遭受较大的打击,在后期学习中面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心理,出现对数学学习存在消极心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课堂提问中故意说错答案,学生在计算中很快发现教师的错误,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就证明他们已经熟练的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表想法的机会,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优化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银鸽.生活实践创新——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迪[J].好家长,2019,(056):P.176-176.
[2]王霞.践行陶行知教学思想,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 004(016):79-81.
[3]蒋芝芳.情在心中,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心"主张[J].国际教育论坛,2020,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