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贵州省毕节市生机镇半坡小学 5517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培养的奠基阶段,需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着手,在各学科教学中稳步推进。其中,小学生数学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它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学科是一门内容相对抽象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既是学生们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关键,在想象的基础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与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想象力;策略
一、调整教学思想,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
新时期的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具体到数学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六个方面: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这其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数学能力。这与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调整数学观念,特别是长期以来“知识和分数”为核心的应试教育观。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们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就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和未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念,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需求开展数学教学,认真学习新要求、新理念,并且用新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样才有可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地进入了小学课堂,这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提供了助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能够更加丰富地给学生们呈现知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更加方便、快捷;给学生呈现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不仅能够通过文字、图片传递信息,还能够以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知识,这是小学生们更加喜欢的内容,这样直观、形象呈现知识的方式,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联想和想象,对于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小学阶段的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如果仅仅是依靠学生凭空的想象,学生因为知识储备的局限性难以实现,而依靠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给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抓手,从而助力学生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如进行几何部分关于“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学习时,关于圆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自行车的车轮都是圆形的,它可不可以是其他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或者椭圆形呢?”在学生们进行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给学生呈现相关的动漫资料,这样学生们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就能够非常容易地得出结论,进而自己去说明缘由,有效地辅助了学生们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刻地去理解、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去想象如何去计算圆的面积。利用多媒体呈现的方式逐步对圆进行切割,进而逐渐推导出计算公式,这比直接告知学生公式要更形象、具体,对于学生来说是印象深刻的,这样学生们也就逐渐掌握了如何去大胆地、合理地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帮助极大,在此基础上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它是源于古代社会民众的生活需求,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而逐渐发展起来,所以人们经常说:数学源于生活且最终应用于生活。从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来看,在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上也是遵循题材源于生活的原则,选择小学生们较为熟知的场景来呈现知识,同时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小学数学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抽象性,这种抽象容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枯燥感;而生活是丰富多彩且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认知的,联系生活会给学生的想象特别是空间想象提供素材,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想象的有效性。
四、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此要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学法被大力推广。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情境教学法重视情境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鼓励学在体验与探究中感悟和理解知识,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有效认知能力,进而优化学习效果。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数学猜想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来说它是数学想象的一部分。它是基于对具体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探索数学规律和数学本质的一种学习行为。通过数学猜想能力减少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猜想的过程中思维活跃、主动性强,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内驱力也非常有帮助。
五、创编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奇思怪想的能力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这实际上还是在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学生在想象的同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我们难以理解的想法,通常我们把这种想法叫作奇思怪想,这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奇思怪想,通常指的是那些奇怪,不合事理的想法.然而在有些场合下的奇思怪想,却孕育出有价值的创意来。由此可见,奇思怪想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奇思怪想,努力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想象。
具体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刺激学生想象的应激点,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给学生提供想象的资源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挖掘有利于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因素,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像应用题的教学,那枯燥无味的文字叙述,通过想象,改编成相关离奇的故事情节,既可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情节中所产生的某些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地推想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或必备的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
六、指导实践,在数学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还是要通过接近问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在实践中,不仅会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生们能够清楚地感受知识的价值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本身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这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升学生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它不仅仅表现在知识层面,还有学生能力培养、价值追求等诸多方面。其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数学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优化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相关素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丽娜.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1).
[2]?徐敏.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2010.
[3]?郭艳煌.遵循认知规律实施有效策略发展小学生空间想象力[J].快乐阅读,2013(1).
[4]?张卫星.想象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培养小学生数学想象力的有效策略[J].辽宁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