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玲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小庙中心学校 231281
摘要:本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并结合新时代新情况下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说明。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会感觉到疑惑,同时还有学生会认为数学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但实际上,小学数学可以有效的解决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融入可以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途径;
小学数学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水平以及计算能力。同时学好数学也可以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将数学的内容运用到日后的生活当中,并且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思考的激发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常规手法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相关知识的解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进行知识点的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在教学当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思路,完全没有做到自我的思考与探究。因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记录笔记,背记文章和大量做题来完成,对于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并不了解,学生之间也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但学生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不能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机械化进行知识的获取,而是应当注重对学生兴趣激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渐提升。
1.2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采取封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文本讲解的方式,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例题和教学案例也是来自于教材和书本当中,从而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情境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存在的知识和问题是多种多样,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能够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改变以往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措施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新技术的运用,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创新,逐渐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激发学生数学素养。
2.1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学生实际生活与数学课堂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同时,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对生活中问题的有效发现。
例如,在《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三角形,像路边标志、金字塔、彩旗等等,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物体的观察,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学生在不断探究和分析中,就会发现不同三角形的边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如何判断三角形的类型。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从而提升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学生在发现生活中问题的同时,能够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位置与方位》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家里、学校、食堂实际的位置,分别计算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食堂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通过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3联系生活实践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要能够做到对知识的运用和内化,从而来达到巩固练习的效果。常规的做法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都是通过对练习题的解答来实现对知识的巩固,而教材中的练习题都具有相同性和类似性,学生所接触到的题型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从而使学生积极性和兴趣都不高。但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知识切实的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才能够有效提升知识的灵活性,做到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4 延伸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课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学习数学心得和日记,布置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运用数学方法的简单玩具和图片,或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趣味数学游戏,让学生讲趣味数学小故事等,通过这种总结性的课外延伸实践,学生不但可以对数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而且会真实感受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不仅会主动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而且会明白数学知识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新意识。
3.结束语
在新课改教学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自我改进,感悟成长。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发展理念,积极对学生实施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健康的成长。
在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数学问题情境的展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处理能力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在新情况新形式下,要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不断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红霞.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玩”与“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10):28-29.
[2]赵瑾.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57-58.
[3]林碧霞.生活化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J].文渊(小版),2020,(7):320-321.
[4]张菊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学周刊,2020(05):101-102.
[5]朱静静.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8):47.
[6]邢小梅.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