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管永财
[导读]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管永财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733000
        摘要: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有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锤炼思维,而且能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为以后高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个性化作文教学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维和写作需要放在首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论文主要围绕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策略探究
        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策略有所调整,即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注重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培养。但在现有情况下,仍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忽视了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来布置作文作业,这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严重时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状态,因此在新课程下,如何针对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就成了重点关注的问题。
        1调整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既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时暴露出引导力度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整个写作教学都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作文不同于其他类型知识的学习,除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布局框架等理论之外,还需要学生能够将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与就写作主题引起的思考等充分联系起来,以此来保证作文内容的充实性和可读性,但是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容易产生一定惰性心理,即难以主动地深入到学习生活的实际之中去挖掘本质和深入思考,进而会导致学生的作文华而不实,千篇一律。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较高程度的语文素养,因此往往在对作文素材和主题进行理解时会出现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邀请学生主动发言等方式来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举例来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资料: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本节课中,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可以从激发探索学生表达自我的角度出发。写作业前,老师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八个人一组,让同一组内的同学互相展示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并把实验感受具体地说给其他同学听。老师在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在班级范围内来回走动,并积极地融入到学生的谈话气氛中,如果发现学生在讲的时候语言表达有误,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发表感想的同时,也可随时与他人的思想融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小组内口头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所说的思想感悟等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方式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写作素材,提高个性化。
        2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提高思考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部分教师会把教学重点过多地放在深入讲解理论知识上,而作文与算术应用题不同,即使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段有了明确的区别,明确了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本身没有足够的语文素养和素材积累作为支撑,学生就很难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所思所想。

此外,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个性化作文题目本身数量较少,多数情况下内容相似,缺乏特色,很难从主题本身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所以教师应从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角度出发,有效地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素材库,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同时从长远来看,还可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作文素材:我的好朋友。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所接触到的植物进行描述,如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观察与思考,就会根据课文中所描述的植物形成某种固有印象,从而导致作文内容单一,缺乏个性。所以,老师在完成这部分写作任务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组来完成,然后从家里拿来植物。上课开始,老师先请学生先把各自带来的植物放到讲台上,然后每位学生随机选取4个植物来描绘,给学生5分钟的自由描绘时间,完成后,老师可邀请主动举手的同学在课堂范围内分享,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补充语文教材。老师也可以根据实际学生的反应来做一些延伸作业,也就是观察一种从未在课堂上分享过的植物,将它们与课堂上接触到的植物进行比较,并以书面形式展示相关感受,等等。
        3提供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
        语文基础存在差异、看待事物有不同的侧重点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相互间的关系,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同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时,要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认真分析学生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着眼于生活实际,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情感感受、思想感情等多个方面来完成作文任务,而不是传统的要求学生单纯机械地背诵课文、辅导工具书中所涉及的好词好句。除因材施教外,教师还要根据实际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个性写作水平。
        如老师仔细批阅学生交来的论文,并把其中学生普遍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条整理,再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此外,考虑到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具效率性,老师也可以按照学生平时在学习小组内的豪放、婉约等常规,来划分学习小组,学生在正式交卷前,可先在小组内传阅作文,请其他同学批注,并将姓名写在论文结尾处,方便彼此在课后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老师在批阅作品时要充分提高对挖掘学生个性的重视,通过主要邀请学生分享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进一步明确和把握学生写作的主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结语
        总之,初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高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黄金时期,而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语文素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个性缺失、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师需要切实从加强个性化指导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思考、发掘生活素材的意识,从而有效地提升个性化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尚娅.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8(11).78-83.
        [2]高春华.个性化角度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汉字文化,2018(02):110110-121.
        [3]张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个性化作文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