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熙英
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镇中心学校 530300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更能够引导学生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体系中,阅读方面的学习是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就要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暴露出的基本问题入手,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浅谈 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培养自身文字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课程,其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需要承担更重要的教育责任,即在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以课程内容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学科素养由此深入课堂教学内容中,而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石,其教学优化途径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借助信息技术授课,创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驱动下,阅读教学也拥有了更多教学方式选择。如,在学习《精卫填海》这一篇文章时,笔者就借助网络技术搜集到了相关的动画视频,让呆板、单一的阅读文字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让学生脑海中形成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家观看的兴趣。且在大家观看的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精卫为什么要填海?你认为它能成功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再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尽管笔者多次讲解雷达的发明是从蝙蝠身上获得的灵感,但是学生还是无法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为此,笔者借助信息技术解答了这一问题,通过图片和视频清晰地展示了这一过程,解答了大家的困惑,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方法。例如,在进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阅读指导中,教师渗透了整体阅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互动合作,并在教师的点拨下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根据学校中不同情境的描写构建课文结构,体会民族团结、友爱的思想情感。再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阅读指导中,教师渗透圈点批注读书法,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将有疑难的地方用特殊的符号标记出来,或者写下批注,进而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探究作者描写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景色,体会其中情感,以完成高效阅读。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有质疑问难法、情景再现法,等等,教师应灵活选择,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三、促进阅读交流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自身生活经验与思维模式影响,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而单一形式的师生阅读交流并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需求。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在有效的小组合作阅读学习活动中,学生可在更加广阔的阅读思维碰撞与交流空间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阅读交流,降低阅读差异性为其阅读理解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明确的合作学习探究主题指导下,学生可结合阅读素材内容与自身阅读解读内容,及时分享自身想法,在提升自身阅读理解水平的同时,也为其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通过思考组内其他成员的发言内容,学生可以从不同思维视角进行阅读理解,进而突破自身阅读思维限制,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确定正确阅读理解角度与内容,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四、组织阅读活动,活跃阅读教学过程
高效的阅读既存在于课内,也存在于课外。教师应立足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组织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接触更多的书籍,在阅读中逐渐提升自我。阅读活动可以由教师组织展开,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地组织优质书籍的推荐,阅读心得交流活动。阅读活动也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展开,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趣的读物,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三本读物:《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小说。教师基于这一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活动,并通过自主阅读、课堂领读、互动交流、阅读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了解名著,并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延伸阅读范围,记录亲子阅读过程,进而在父母的参与中提升阅读效果。
五、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了解自身获得持续进步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经常被教师忽视或者误解的一环,湮没了教学评价自身的价值,亟待改善。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的价值,将其纳入阅读教学工作中并改善其中的问题,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如,在学习《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时,笔者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价的价值,不仅表扬了按时完成课前预习的学生,为其分发了小礼物,实现了评价手段多元化;还关注学生的点滴变化,哪怕是学生多认读一个生字,多断对一句话,多回答一个问题,都会得到笔者的称赞,因此实现了评价内容多维化。此外,鼓励学生提意见、说看法、评价教师,实现了评价主体多样化。上述做法促进了师生协同发展,值得肯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能够为学生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有效增强教师育人能力。基于此,为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教师需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把握学生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使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多变、内容充实,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月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1):69-70.
[2]郑祥梅.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170-171.
[3]李小梅.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0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