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年级语文要素的主题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林夏丽
[导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阶段普遍存在阅读量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尚未养成等问题
        林夏丽
        福建省霞浦县民族小学  福建省 宁德市 355100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阶段普遍存在阅读量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尚未养成等问题,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具备较为丰富的阅读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之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分析了低年级语文要素主体拓展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要素;主体拓展阅读
        引言:在现代社会之中,对学生展开教育的时候如果不重视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则将导致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地进行新知识的获取,也难以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全面的开发,基于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之中,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1 基于低年级语文要素主体拓展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已经就目前语文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了划定,认为要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基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之中学生需要阅读总量为400万字以上的内容,同时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必须高于5万字,在这一具体要求之下,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需要围绕学生阅读量的提升来展开。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也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方面的形成,为学生未来的学习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为了结合这一时期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师在推进教学过程的时候需要加强以主题阅读素材为线索,引导学生对阅读的趣味性进行全面体验的教学力度。
        从重要性的角度上来看,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种情况的存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形成了比较充分的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在这一基础上,以语文核心要素的习得为教学目标,并不断地拓展语文要素阅读的素材,能够增强相关学习过程目标的明确性,此外进行语文素材的拓展也能够让学生以系统化、科学化和逻辑化的方式扎实提升核心素养。
2 基于低年级语文要素主体拓展阅读教学的原则
        要促进低年级学生语文要素主体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全面的凸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相应的教学原则,从而确保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教师要从如下几个原则入手:①准确把握语文要素。当前小学低段学生教学之中,由于相关教材相对于以往其他时期的教学和学习难度均具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而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充实性和丰富性,教师需要充分地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把握,只有准确把握教材之中的语文要素,才能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方式来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安排,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②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为核心。目前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之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教师在实施教学的阶段则需要将这两项内容作为课程安排的核心,同时在推进阶段也不宜操之过急,而应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展开;③准确地把握教学难度。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往往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刻意地进行教学难度的增加,认为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地发育和拓展,实际上这种方法之下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减退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需要通过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把握来进行难度的调节,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3 基于低年级语文要素主体拓展阅读的教学模式分析
3.1 前置预习单,加强基础教学
        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推进教学过程,尤其是针对当前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难点内容和易错内容等,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和讲解,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而针对学生已经会的内容、学生可以依靠自身学习能力独自完成学习的内容等则需要避免进行教学[1]。在这一系列方法之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将会得到提升,同时在进行低段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阶段,教师也需要注意进行预习单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地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例如课文及通语文要素拓展阅读篇目的字词、基本内容等,对这些内容的预习,将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环节之中更为轻松,对象培养阅读兴趣具有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则需要避免以往刻板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学生已经通过自主预习对相关内容形成一定程度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预习成果的检验和重点内容的教学方面上,在这种方法之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3.2围绕要素,重点教学
        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所学要教和学的内容进行提前的预习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的重点就是要对学生的语文要素进行培养[2]。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状况的检验,例如在进行检验的阶段以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预习的内容进行相互的默写检查,进而了解学生预习的具体成果。其次,在掌握学生的预习和基础内容学习状况之后,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阅读训练方面,在这个阶段之中,教师仍然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阅读练习,在这种方法之下可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均有相等的训练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对于达到语文要素培养的目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3紧抓教学主体,进行素材拓展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教学环境和情况较为复杂,如果教师在推进教学的阶段纯粹采用课文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则一方面无法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基于对语文课文的系统分析,尤其是作者、内容和主题等要素的把握,进行素材的甄别和拓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通过这种方法也会让教学过程更为丰富,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也会更为紧凑。
3.4 重点训练,及时评价
        在确定特定课文的语文要素之后,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拓展的阶段需要加强对拓展内容的筛选,保证相关内容与目前的教学内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去芜存菁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内容的选择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语文要素之间充分契合即可作为本次教学的素材[3]。此外,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反馈,也能够对教师未来的教学工作形成指导,针对这一需求,教师可以采用课堂练习、小组互测和上台展示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最终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扎实推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学背景和教学需求之下,小学低段语文要素的主体拓展教学模式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环节之中需要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内容,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最终能够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莉平. 基于小学语文低年段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7):508.
[2]冯芬. 小学语文低年段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策略探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0(10).
[3]李艳华.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策略探讨[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