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颖
中共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 山东烟台 265600
摘要:本文从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入手,通过分析蓬莱区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产业的建议。建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蓬莱区应抢抓用好教育培训机遇期,将教育优势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教育培训;融合发展;
近年来,中国教育培训产业持续受到来自政策、消费者及资本层面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均处于不断扩张阶段。随着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待就业毕业生、社会失业人员等对培训提升工作的重视,教育培训市场面临庞大的消费需求,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一、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的教育培训行业是从公办高校的剩余教育资源转化延伸出来的,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出台大量的教育培训政策和法规,推动教育培训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之教育培训市场空间大、成本低、关联性强、利润丰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近年来,各类培训机构呈爆发性增长,已经形成了多种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据材料统计,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市值空间非常巨大,其中市场化培训需求达到 7200 亿元。浙江大学市场化培训每年收入20多亿元;上海交大每年收入近10亿元;河南林州40多家培训机构,仅红旗渠干部学院每天在校学员近2000人,年收入2亿多元;民营机构活水教育井冈山分院每年收入也近1亿元。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自2019年6月13日在蓬莱区委党校挂牌建立以来,吉林、贵州等10个省70余批次、6000余名农村干部来院学习,学员满意率达100%,学院的教育培训活动有效带动了蓬莱区优势产业发展,助推了“双招双引”,直接或间接实现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近年来,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依托红色资源,我省临沂、威海等地的教育培训市场异常火爆,极大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加之教育培训直接刺激消费,通过教育培训产业与房地产、旅游业、生活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又能间接拉动GDP增长,并且教育具有服务经济的功能,对地方城市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二、蓬莱教育培训产业发展优势
(一)生态环境优美
蓬莱处于北纬37°海岸线,冬无严寒、夏无酷夏,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时,环境噪声属3类区,空气质量属Ⅱ类区,拥有国际休闲胜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各种荣誉称号。
(二)交通网络发达
“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立体大交通格局已全面形成,蓬莱东港区、栾家口港区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蓬长客港、蓬旅航线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正在扩建二期。蓬莱撤市设区后,加快了烟台轨道交通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蓬莱逐步迈向胶东枢纽城市。潍烟高铁已动工,蓬莱纳入“烟蓬长”一体化,建成后,也将融入国家铁路主干线。
(三)文化底蕴深厚
蓬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明代监察御史浦镜、刑部尚书陈其学、民族英雄戚继光、清代礼部尚书沙澄、军事将领宋庆等国史有名。登州古港唐代即与泉州、扬州、明州(宁波)并称中国四大古港,蓬莱是千年古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有八仙过海、海市蜃楼民间传说,蓬莱水城为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港口之一。
(四)培训支撑力强
一是拥有烟台鲁东大学蓬莱师范学校、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两所大学及培训经验丰富的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等,能够基本满足培训需求。烟台市乡村振兴学院依托杭州活水教育集团建设长三角分院,加强了齐鲁大地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二是拥有戚继光纪念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蓬莱水城以及60多处现场教学基地,规划设计多条成熟培训线路和培训套餐。自建成来,戚继光纪念馆先后接待了640批1.8万人次,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接待了305批1.2万人次,叫响了蓬莱特色培训品牌,提高了蓬莱知名度。三是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酒店、民宿约860家,床位4万余张,提升了服务档次和水平。
(五)旅游资源丰富
各类景区景点30余处,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3处,3A级6处,2019年接待游客12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6亿元。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二十强”、“国家精品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葡萄酒产业特色明显,已落户特色酒庄33个,葡萄酒生产企业56家,产业综合收入45亿元,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被授予“中国葡萄酒名城”“最具竞争力葡萄酒产业之都”“中国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三、蓬莱教育培训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市场挖掘不足
从省内看,沂蒙精神培训、济宁政德教育、威海红色教育等培训班次基本需要提前预约。从省外看,浙大、上海交大等高校培训异常火爆,井冈山、延安、红旗渠等党性教育基地应接不暇。对比而言,蓬莱教育培训市场不温不火。据调查,蓬莱教育培训机构有2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文化教育类,党性教育、企业高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资格准入类等培训业务开展不足,教育培训市场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
(二)教育强市氛围不浓
教育发展事关城市未来竞争力和市民综合素质提升。一方面,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参训热情不高,不想学不爱学,把培训当成负担。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部分领域人才欠缺,特别是经济金融、专业技能、市场营销等人才严重不足。
(三)教育培训与产业融合不够
教育培训产业有较强联动发展效应,做大做强教育培训产业对房地产拉动比较强。从目前看,与旅游业、葡萄酒产业、体育业等融合不够,仅停留在表面上,还需要继续深入,以其为抓手实现全方位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产业的建议
蓬莱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出了一条符合蓬莱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不断夯实,为发展教育培训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抢抓用好教育培训机遇期,将教育优势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建立健全培训体制机制
明确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部门,落实机构和职能,构建定位明确、职责清晰、分工合作的培训管理体系。整合全区培训资源,盘活有效资产,统筹协调、配合联动。建章立制,实行课程、师资、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无缝衔接。
(二)打造过硬教育培训品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场提供特色产品和优质化服务。依托蓬莱戚继光党性教育基地、夏侯苏民烈士纪念馆、艾山八路军兵器厂等资源,打造红色品牌;依托乡村振兴、旅游产业、葡萄酒产业等,打造绿色品牌;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临港产业等,打造蓝色品牌。通过三色教育培训品牌打造,做大做强教育培训市场。
(三)广泛拓展教育培训领域
在三色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资格准入培训、中小学生研学、寒暑假精准轮训等领域。加强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组建教育培训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引大做强会展经济,举办教育培训高峰论坛。
(四)实行市场化运营模式
强化市场营销,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多渠道的营销网络,延伸教育培训产业链,将教育培训融入旅游、葡萄酒、体育、会展、电商平台等,提高教育培训效益,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探索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教育培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