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白洁 马丽景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应用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教育也引入了移动课堂的概念,原本传统课堂向移动智慧课堂转变应该有一个逐渐磨合改善的过程,但是新冠疫情突然发生使移动课堂在紧急状态下迅速完全代替了移动课堂,这导致了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高职新型移动课堂特点的基础上,总结移动课堂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
随时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在传统课堂应用越来越广泛,慕课、云课堂等新型移动课堂模式正在逐渐向传统的教师单一授课模式渗透,而新冠疫情的突然到来,拉开了学生居家学习的序幕,这种特殊情况迅速催化了传统课堂模式像移动课堂模式的转型。在新冠疫情结束后,移动课堂并没有退出线下教学的舞台,而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相辅相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型移动课堂模式
在信息技术高度应用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开始借助互联网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新型移动课堂教育模式是在高职教育理念改革的基础上,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的一个有机融合,这个融合是一种化学变化,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手段叠加,新型移动课堂模式是一种教育思维的创新,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借助各种移动终端开展形式多样的授课及学习,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二、新型移动课堂模式特色
(一)学习资源高效共享。
在大学阶段,学生应该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承担学习资料的收集、组织、整理工作,这也是学生开展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复习的基础。但是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能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十分有限,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提供以及少量的图书资料。而新型移动课堂借助多样的信息技术媒介,给学生收集资料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数据,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所需资料,还可以实现上传共享,以及开展讨论。即使使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学生们依然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学习资料的收集和上传共享。
(二)教学内容的匹配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名教师面对一个班的所有学生,教学内容大多是统一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同,单一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所有的学习者,这就很难实现因材施教,整体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新型移动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分类整理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其推送合适的内容,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三)互动协作交流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虽然也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这种协作和互动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活动效果并不理想。
比如教师布的任务需要小组协作完成时,学生就需要移动座位聚在一起,而高职学生往往自律性较差,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偏离原本的任务范围,导致课堂纪律不好掌控。而新型移动课堂模式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就可以在软件上实现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教师对学生执行任务的指导和互动,这样就可以打破教室内空间的局限,更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控课堂,及时了解任务完成进度以及效果。
三、新型移动课堂构建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课上”和“课下”紧密衔接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接受课程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每门课程一周可能只有2-4节课,课下时间很少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就导致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就仅限于课上的几十分钟,那么课下大量的时间都被社会信息所充斥,使学校的教育不能对抗社会思想对学生的影响。而新型移动课堂因为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师生之间的时空限制,可以更好地开展网络教育和资源共享,拓宽在校生接受主流教育的渠道,并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子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比如在某门课程的组织实施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移动教学软件,创建好班级,导入学习资源,并且在班级内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结组讨论、资源共享等方式对课程进行初步了解。在课堂面授环节,教师仍然可以借助软件进行签到、抽查、验收结果、汇报讨论的师生互动交流,凭借新鲜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学习热情。课后可以在平台内进行测验、体会、汇报和验收工作。通过这三个步骤,形成课上和课下的紧密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活用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是教师作为授课主体,滔滔不绝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手段运用的也十分有限,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热情度不高,尤其是一些高职专科院校,因为学生本身基础较差,自律性也不高,所以经常会发生老师在讲台上饱含激情的讲课,而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或者偷偷刷手机的情况。移动课堂的应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结合多样护额的教学手段,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为实景教学、实践教学。比如在为学生教授概念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发布一个引导任务,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实操演练、讨论总结灯方式自主领悟概念知识的内涵,在学生有了切身体会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做总结性的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新型课堂你补了传统课堂的缺陷,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热情,并且要求学生之间学习过程中增加团队协作、交流讨论、资源共享的环节,教师的责任由传统的传递知识转变为课堂的组织协调,和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这样既重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促进了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罗青波 信息化背景下移动课堂教学理念研究 农家参谋 2020(5)
2、陈晓燕 中职学校“互联网+”智慧课堂移动课堂构建分析 育人课题反思 2019(2)
本论文为2020年河北省教育厅课题:“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中高职院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SQ202020)的终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