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时政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隋洪光
[导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开展不仅是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更多的是要促进学生思想的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而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关键在于时政教学的开展。
        隋洪光
        海阳市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开展不仅是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更多的是要促进学生思想的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而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关键在于时政教学的开展。时政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现阶段的政策形势加以分析,将现阶段的因素融入到课堂的开展过程当中,时政教学主要通过现阶段所发生的各项时政热点与学习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了解国家大事,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时政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时政教学;策略
引言
        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把握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对其筛选归纳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而时事政治就是一种具有独特教学价值的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资源的关键在于海量资料的有效筛选、与学科教学内容的巧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开展时政教学的具体意义
        (一)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学课程都存在着枯燥无聊等刻板印象。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是比较单一的,这种方式就会导致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另外,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没有遵从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原则,这也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将一些时政教学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内容比较固定,学生如果仅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成长。但是教师上课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教材来讲授有关的内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可以得到全方面的补充。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融入时政教学可以很好地丰富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相应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时政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这里所说的“功利化”就是将时政教育仅仅以获取高考分数为目的,并没有将时事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强化学生的学科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缺乏对时政资源教育教学作用的全面认识。而这种狭隘、片面的认识造成了将时政资源当成是一种高考资料、题目素材,并没有在实际的教材教学中加以运用,从而使学生不会准确运用政治学原理、规律和知识来理解和分析时政材料,反而造成学生对于高考时政材料题目把握不准、理解不全、得分不高。我们必须要有把时政资源当成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来,要广泛收集时政资源,深入挖掘时政资源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将时政资源作为活化知识运用的教学素材、升华教材内容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育载体,让时政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真正为提高思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帮助。虽然新课标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共同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但要真正实现这一要求需要更大的教育智慧与更系统的教育探索。首先,由于时政资源本身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对课堂教学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很多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搬,不会进行恰当的处理,致使时政资源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化,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时政资源虽然在教材中有所体现,但要将现实生成的时政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必须要与教材相结合,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往往对于时政资源的教学方式缺乏深入探究,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甚至对于时政资源的分析不到位、不准确。时政资源引入教学必须要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精准研判其教学目标与作用,正确运用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做到精准引入、多施教、注重实效。


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时政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找准兴趣点,调动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选取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前预习环节,可安排学生自主收集国内外的时政热点事件,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先让学生代表发言,用2分钟的时间描述事件背景和内容,再用2分钟的时间分析时政热点隐含的政治原理,最后用1分钟的时间探讨时政热点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果是特别有分析价值、有可能成为考点的事件,还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意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完成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知识点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
        (二)合理筛选时事政治教学案例
        如今,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多传播渠道下的时事政治资料数量较多,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进行筛选与整理,其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此要求下,首先,教师在筛选时事政治材料时,应该注意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选择积极向上的材料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是十分必要的,此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且已初步具备探讨社会问题的思想能力,但在事物的客观认知方面仍有欠缺,为避免学生在认知政治事件时出现偏激,产生错误质疑,教师对于负面消极的时事政治案例应该谨慎选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合理、科学、客观地认识世界,对于负面社会热点的讨论,教师也无需刻意回避,应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对事件发生全过程及实际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探讨事件背后的原因,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其次,在选择时事政治材料时应该注重材料的时效性,选择与当前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时政案例进行穿插教学,如在经济建设方面,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针对各省市具体经济发展情况做出明确定位与指示,在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均有相关政策出台,也有专家学者针对国家宏观政策做出分析与解读,教师可根据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其简洁明了、更易于学生领悟学习。
        (三)生活逻辑与时政逻辑的融合
        情境设置要丰富真实,复杂程度合理,保证学科素养测试的全面性和层次性。教学情境既可以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选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大热点问题。情境设置力求“新”和“巧”,贴近学生生活,符合生活逻辑,如 2020 年山东政治高考题第 16 题选取社会生产中商家“聚合经营”,把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经济学中的“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相联系,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情境选取的难度和符合学情,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和复杂情境搭配合理,能调起学生的兴趣又有思考的空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大量的时政热点资源供教师使用,关键是如何选择好和运用好这些资源。以高中生思想政治意义为切入点,从找准学生兴趣点、把握材料融入点、抓住材料核心、对素材进行“深加工”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教育中运用时政热点的有效策略,旨在充分发挥时政热点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褚丽芳.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5):133-134+132.
[2]雒凤翔.引时政,谈理论——时政热点应用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中华辞赋,2019(10):81.
[3]周洪槿.基于人才培养的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9(29):19-20.
[4]夏雪琼.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80):120-121.
[5]杨彩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时政导学案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