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如
私立青岛智荣小学 266000
摘 要:阅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但是同时也需要他们借用阅读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发现新知识,这便需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在一般的阅读授课过程中,老师通常更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会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模仿写作,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会极大的压抑他们的创造思维,因此在本文主要深入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
在当前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小学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到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培养,并且最好把它作为重要的授课目标,以及课堂上比较关键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全面的渗透。阅读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培养,这是因为他们在进行实际阅读活动过程当中,能够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也能够掌握相对应的语言表达方法,更加可以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调动自己思维的有效发展,解决各种各样的阅读方面的难题。老师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优势,从而将课堂上的知识教学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结合在一起,真正的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1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有利条件
创造性思维主要的核心便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发问,创造,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小学生只会根据教师来进行学习,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敢于提问。因此在小学阅读开展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质疑,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发问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鼓励学生提问,从而使得他们的质疑真正的能够帮助自身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提高,需要作为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实施的重要出发点,在问题和思维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之上,教师也需要巧妙地进行问题的涉及,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充分地发挥出问题对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引领作用,让学生在思维活跃的引导下不断的完善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思维品质。在引导学生提问问题的时候,教师也需要考虑到阅读教学所提出来的各种要求,注意学生提出质疑的有效性,尽量让学生把握到阅读存在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得其中的阅读要点。除此以外,阅读问题的有效提出还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中,特别是需要让教师注意到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又或者是分散,当学生兴趣情绪低落的状况下,就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
2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2.1发散思考
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方面较为广,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所接触的知识有限,有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此时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首先,要想可以灵活地运用阅读知识,那么便需要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思维发散来将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然后仅仅是机械地阅读,记忆,背诵,那么最后可能并不能很好地运用阅读知识来完成进一步的学习。然后,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放宽自我的阅读体系,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从不同的方面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以便得到更完善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考虑,避免先代入为主的思想,要通过发散思考来考虑。
2.2假设思考
创造性思维省略了思维步骤,具有明显的跳跃性和直观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其对某一问题进行假设,然后再通过阅读来寻找答案。比如,在进行四大名著的阅读时,学生需要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故事进行假设,并在后面的具体阅读中进行假设。假设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埋下悬念,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当然,假设性思维需要直接联系与阅读思考相关联的事物或观点,跳跃性较大,学生在前期阅读过程中可能很好进行,此时,教师可以不断的举例来说明假设性思考的技巧和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
2.3合理想象
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想象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教师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插画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盘古开天辟地》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盘古身体的哪个部分化作了什么?来引起学生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更大的兴趣进行阅读,还可以通过想象来理解文章中。此外,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通过播放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视频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比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播放与秋天雨景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画面的想象更加有效的理解文章。
2.4解决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阅读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比如,在上文提到盘古的()化作了()?学生便需要通过阅读课文来找出具体的答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得到的答案是正确的,避免掌握错误的答案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此外,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也在此过程中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团结。
2.5求异思维
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会有所不同,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在回答阅读问题时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需要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并且鼓励同学们多去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答案。在小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展求异思维,比如可以给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同学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需要给予鼓励,以此来激励他们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创造性思维在阅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紧密的联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质疑,通过阅读发现问题,以此来激发创造性思维。此外,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可以从发散思考,假设思考,合理想象,解决问题,求异思维等方面着手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开会.浅谈小学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8(30):12
[2]叶胜阳.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分析[J].学周刊,2019(16):131.
[3]曲文静.小学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