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王慧铃
[导读] 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空间联系和空间分布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同时地图上丰富的地理信息,也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描述的。
        王慧铃
        陵水黎族自治县南平学校  572431
        摘要: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空间联系和空间分布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同时地图上丰富的地理信息,也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描述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地图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地图的应用力度还尚待加强,部分教师未能意识到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合理应用地图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为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图;初中地理;应用探究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课堂需要。尤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刚接触这一学科,对地理事物和地理概念尚不熟悉。因此,借用地图等教学工具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在模型中加强学生对实际地理关系的认识。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地理学习中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其一,地图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无声教师”。正如前文笔者所述,现代教学已不再适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而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好比无声的教师,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比如,在学习各大洲课程中,通过出示地图,让学生自行感受各大洲的河流、山脉,如此一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各大洲地理地貌的理解。
        其二,地图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调味剂”。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地理学科,同时此阶段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尚不健全,如此一来对学习地理普遍缺乏一定的兴趣。因此,此时运用地图这一教学工具,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降低课堂的枯燥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地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图片具有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生动及形象特点,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应用地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才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关键。而在这过程中,地图所表现出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作为求知欲和好奇心都较强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对地理这门刚接触的学科以及这门学科学习过程中丰富的地图及图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根据课程实际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地图,同时结合课文文字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极大帮助的。


(二)将教材插图和地图有效的结合起来
        除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材中还有丰富的教材插图,将教材文字内容、地图以及教材插图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授我国的地形地貌时,教材文字已对我国的地形地貌做出了言简意赅的论述。但是只有简单的文字描述,很难让学生有何处是高原,何处是丘陵,何处是平原这样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参看教材中的几幅插图,在让学生对高原、丘陵等地形地貌有了一定概念后,再出示我国的地形地图,让学生明确我国地形地貌的分布特点。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利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到高原、丘陵与平原这几种地形地貌的区别。
(三)运用地图引导学生总结地理知识
        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学习工具,地图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它将抽象空洞的地理知识通过形形色色的颜色绘制成简单明了的图片展示。既然地图中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来回顾总结学到的地理知识,根据所看到的地图,梳理地图上所能展示出的地理知识,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同时,也增强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完我国的地形这一课程后,教师可以出示我国的地形地貌图,让学生根据这幅地图,自行总结出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地形分布特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就好比学生只要一看到地图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分别出陆地和海洋,或者地图的海拔变化。

(四)开展手绘地图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图工具无疑初中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对于地图工具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局限于地图本身的作用,也可以从制作工具的角度出发,来深层次发掘地图工具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在初中学生积累一定的地理知识结构之后,教师即可安排下一项地理综合知识的应用,即简单的地图制作,而且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绘图竞赛。制作地图是一个相对复杂,且精准的过程,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白,地图就是一种用一定的规则,对地形进行概略描写的出版物;地图规则是明确的、通用的、精准的,懂得这一套规则的人才能做好地图,让人到图上一切信息。地图的制作也可以学生复习地理知识,好比地图的经线是直线,纬线却是曲线,这说明它采用的投影方法叫“圆锥投影”。因为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是一个球,学生必须要把一个球上的东西,“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变形。这些知识和制作地图手法的创新都可以在集体的绘图竞赛中复习或者补充到,实践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地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地图教学,将教材插图和地图有效结合,运用地图引导学生总结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适时开展手绘地图比赛,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敏.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0(24):127.
[2] 郑银虎.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考试周刊,2019(13):171.
[3] 胡聪玲.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J].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2018(08): 3 0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