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萍
广西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梧州 543002
摘 要:现如今,由于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各个企业对精通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所以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要抓住与企业合作的契机,大力培养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人才,为科学技术事业的教学做出贡献。中职院校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专业性上来说,中职院校并不是很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导致了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所以,在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上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措施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而启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最为合适。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几乎都是学生被动的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导致了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课程中,教师都是以自己所主导的教学为中心,学生则成为了配合老师教学的配角。尤其是中职院校,由于其课本教材都是固定的,特别是计算机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相对来说较慢,所以形成了教师长期的将知识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的模式,在这种枯燥而又乏味的模式下,根本不利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启用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在改革中使得这些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员所具备素养的要求,由此看来,校企合作下能够大力促进中职计算机的课程教学改革。
1 分析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
1.1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课程现存的问题
在现如今的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课程当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在学生方面,中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非常不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因为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然后采取较容易让学生学习的方式去进行课堂教学。而且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呆板又无趣,教师们一贯的教学传统就是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照本宣科的宣读教材上的内容,这种课堂模式不仅传统而且还落后,非常不利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的发展。所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变教师们教学的理念,使教师们将课堂改革理念深入到心底,让教师们不仅有充足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强的教学创新经验。学生们的基础薄弱和教师们教学模式的落后都是导致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很好提升的原因,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2.2 校企合作使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
校企合作通过改变教师授课的模式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改革。由于计算机专业本身内容就比较晦涩难懂,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也相对枯燥乏味,许多专业性的词语非常的拗口。如果教师们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恐怕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非常不利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给了教师明确的目标,同时由于企业提供了让学生实践的器械,所以在教师的教学上也提供了另外一种授课模式,能够让学生进行上机实验,由教师在实验中进行辅导。这种授课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重新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正是校企合作才能给中职院校的课堂带来许多的乐趣和实践机会,使得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从教室走向机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模式得到了改革和创新。
2.3 校企合作增强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面促进教学改革
现如今的中职学生都是一些青少年,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还很不成熟,对待事物还有着新鲜感。由于计算机在小学初中还没有广泛的推广教学,所以对中职院校的这些学生来说,计算机属于新生的事物,因此能够引起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但是如果只是让这些学生从书本上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保持不了多久的新鲜感,所以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进行实践了解,进入到企业中接触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这近距离的接触工作对这些学生来讲,是一个能够保持他们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好方法。
而校企合作就能够满足这一条件,让学生们近距离的接触与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从接触当中让他们获得参与感,以至于更好的学习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知识。当学生们愿意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时,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改革教学内容时也会配合,这从侧面的体现出了校企合作让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改革。
3 校企合作引领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3.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促进了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由于在中职院校中实施了校企合作,且在中职院校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期间,为了保证实际教学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中等职业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就可增加案例分析,现场实践教学和项目制定讨论模块。并且由中等的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合作,制定完善的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和院校课本课程,这些都是中职院校需要改革的地方。还有就是校企合作是学校依据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以及就业岗位不同的特点出发,开设与各种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课程,以此达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得到改革的目的,由此看来,校企合作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3.2 校企合作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
在校企合作下对人才进行培养,其实就是企业与中职院校的学生优先签订合同,企业对学生下订单,学生则根据企业订单的需求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为未来在企业当中的工作做准备。这种“订单式”培养能够很好的让教师明确在课堂上应该注重讲解哪些专业知识,也不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迷失学习的方向,同时由于这些中职院校的学生未来工作的方向已经确定好,这些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就能够专心的钻研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合作不仅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参与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讲解内容的制定。
例如,在某几所中职院校中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不同中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培养方式下,这些学生在毕业时所具有的专业素养和就业情况,从研究结果当中就可以看出,在校企合作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目标更加的明确,专业知识素养更高,同时这些学生的就业率也是最高的。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正是校企合作让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得到了改革和创新,才使得在校企合作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较其他学生优秀。
3.3 使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和考核体制得到了改革创新
中职院校可以根据企业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学生对就业的要求,多方面进行考虑,同时综合利用仿真分析,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模式,构建更加完善的适合中职院校计算机发展的教学体制,这些新的教学模式都是校企合作给中职院校带来的课堂改革和创新。此外,由于企业与院校在进行合作,所以企业有责任对学校的教育成果进行考核。而这种考核模式则是校企合作给中职院校所带来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这也属于课程教学改革方式中的一种。
4 结束语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如果想让课堂得到创新和改革,就必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实现。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下进行的人才培养,对于中职院校教学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校企合作让中职院校计算机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如今,教育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中职院校作为科学技术事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更应该进行改革创新,而校企合作就是中职院校顺应教学改革潮流所产生的产物,也正是校企合作的出现,让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迎来了希望和实现改革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朱智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科技风,2018(020):3-3.
[2]付伙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9(710):211-212.
[3]林伟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中国市场,2019(029):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