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法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7期   作者:程成志
[导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提升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程成志
        安徽省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提升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针对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引入探究式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教学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探究式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要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学科发展的特点,并且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从探究中有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一、营造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让学生提高对生物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兴趣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营造和设计恰当的探究情景。让情景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又恰当地高于学生现有的认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探究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例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在阳台上种植了一盆植物,但是长时间不移动,一段时间后,植物会朝向哪个方向生长,是朝着窗子的方向,还是朝向屋内的方向,是弯曲生长,还是直立生长,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子生长”。这么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脑海找中形成了很多疑问同时更有兴趣去观察,这时学生开始回想自己家中阳台上的盆栽的生长情况,并想知道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将原因讲给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探究,让其自己总结出其原理。
        二、联系生活实际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实际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推动发展,是智慧和知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通过学习,尊重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和自然规律变化,更加地为人类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提供无尽的知识,在这一点上生物学比其它学科更能紧密地联系生活。因此,教师就要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来教授生物知识,让学生走进生命、大自然,调动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理解生物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讲基因工程的时候提到了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笔者就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进行探究学习,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又如,免疫调节中提到了艾滋病,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在课后宣传防范艾滋病的对策。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心理差异来教学,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分组分层安排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最大化发挥个性特长和团队优势。


        三、结合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以及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机会,使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其应用生物知识的能力。以“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为例,单从课本内容上分析,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加以验证探析,通过实验对“生物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的膜”相关概念进行验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得出结论后,还应学会自行分析。又如,在设计“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教师在实验课前几天,组织学生根据教材要求先培养洋葱,观察其分生组织。通过预先安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后续实验充满期待。整个实验以学生讲解、操作为主,随后进行分组展示,教师主要负责总结、点评学生的讲解,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适当给予引导即可,实验结束再进行评价,始终让学生处在主体地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教学的效果。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图片、视频以及网络教学课程等完善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高中生物细胞学内容教学中,利用细胞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对细胞的形态和特点有更生动、清晰的认识。之后,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细胞、了解细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习“分子与细胞”时,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表现出细胞是如何分裂的情景,让每个学生都有可以看到细胞是如何分裂的机会,而这在以前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电子白板可以通过其储存的大量学习知识和可以联网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能充分了解细胞的构成与发展,不需要借助显微镜等仪器慢慢观察细胞的发展分裂。在方便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遗传与进化”一章时,电子白板可以运用幻灯片等形式对生物的遗传进化做一个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知识,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习到生物是如何获得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电子白板可以帮助教师更方便的教学,在课堂演示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与效果。
        总之,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生物学科的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和掌控感,让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促进,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康.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考试与评价,2021(03):69.
[2]王克虞.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